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北斗登陸太空 擺脫受制於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5-12 10:22:13  


“北鬥”系統建成後,將使中國在衛星應用方面擺脫對國外衛星導航系統的依賴。
  中評社北京5月12日電/今年4月15日零點16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北斗二號”第二顆導航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立刻引起世界關注。

  中國航空報報道,據了解,這次發射的北斗導航衛星,是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建設計劃中的第二顆組網衛星,是地球同步靜止軌道衛星。它的成功發射,對於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衛星導航系統是現代軍事的“太空眼”,沒有它,巡航導彈、激光制導炸彈和戰略核導彈都將成為“瞎子”。衛星導航系統可以帶來巨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對民生和國防產生深遠的影響。目前,發展衛星導航系統已經成為各國爭雄的焦點。

  中國北斗登陸太空

  形成“四強爭雄”

  中國成功發射北斗導航衛星,引起美、俄、英、法等國媒體的極大關注。因為,這意味著中國終於打破了西方在太空信息領域的壟斷,形成了美、俄、歐、中在衛星導航系統上的“四強爭雄”格局。

  美國國防部從1973年開始實施GPS衛星定位系統的開發,是世界上第一個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發明國,目前GPS系統有28顆衛星組成,在相當長的時間壟斷了全球軍用和民用衛星導航市場,中國民用車載導航系統基本被美國GPS所覆蓋。

  繼美國之後,俄羅斯在衛星導航發展上也奮起直追。“格洛納斯”導航系統於上世紀70年代由蘇聯開發,主要用於軍事領域,1982年發射首顆導航衛星入軌。2001年俄羅斯與印度合作,將其升級為軍民兩用全球導航系統。目前,“格洛納斯”系統完成24顆衛星的部署工作後,衛星導航範圍可覆蓋整個地球表面和近地空間,實現全球定位導航,定位精度將達到1.5米以內,“格洛納斯”的定位精度比不上美國GPS和歐洲的“伽利略”,但抗干擾能力卻是最強的,可以有效地防止整個衛星導航系統被敵方干擾。

  歐洲各國對發展衛星導航系統也不甘落後。1999年,歐洲提出了建立“伽利略”導航衛星系統計劃。經過長時間醞釀,2002年3月26日,歐盟15國交通部長會議一致決定,正式啟動“伽利略”導航衛星計劃。目前,歐洲各國已推出了30多顆衛星組成的“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精度比GPS高10倍,對物體的誤差範圍在1米之內。專家形象地說,GPS只能找到街道,而“伽利略”卻能找到車庫的大門。

  中國北斗導航衛星升空,意味著中國成為美國GPS、俄羅斯“格洛納斯”、歐洲“伽利略”之後,第4個掌握衛星導航的國家。美國《太空評論》認為中國的“北斗”可以大大提升解放軍的精確打擊能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