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慎防滯脹風險出現
若亞洲真的出現資產泡沫,會否帶來通脹風險,進而帶來滯脹問題,信誠資產管理聯席董事涂國彬指出,暫時未見亞洲區出現滯脹的情況,但若資金持續流入,推高區內的資產價格,但經濟又未見好轉,持續放緩,或甚至衰退,不排除亞洲部分已發展的地區會出現滯脹,如本港、韓國等已發展國家或地區,但滯脹的現象除了包括經濟出現衰退外,還包括通脹,即有物價上升等,但據本港首季經濟數據顯示,本港現時通脹僅逾 1%,本港仍未發展到通脹,市場更擔心有通縮。
涂國彬續稱,除非資金不斷流入,“泵”入的錢是多過資產市場的正常所需時,加上通脹需要計算服務等價格,需要一定數據確認,因此料最快須待今年年底,才可確認亞洲區是否出現了滯脹。不過,涂國彬指出,內地等本身經濟仍然錄得增長的地區,相信不會出現滯脹的問題,最多只會是經濟增長放緩。
提防熱錢流走 記取九七教訓
過去幾個月,熱錢持續湧港,港匯呈偏強,令港匯連日觸及強方保證上限,金管局入市沽港元,令銀行體系結餘上升至2,570億元的歷史新高。金管局注資後,銀行系統流動性更加充沛,本地銀行間拆息走軟,美元兌港元遠匯折讓走闊。銀行水浸情況嚴重,礇豐上周帶頭將紅簿仔年息大劈90%至0.001厘,存款10萬元由原年收10元變成1元。
金管局總裁任志剛指出,資金持續流入本港,令港匯今年以來一直貼近兌換保證上限,相信是企業在季尾及年度結前,將資金調回本港,以及海外投資者對港元的需求,但投資者亦須留意,資產市場或呈通脹,及資金流向逆轉的風險,在全球前景不明朗下,應加倍謹慎。
市場人士指,銀行結餘反映過去有大量資金湧入本港及停留於銀行體系內,本來在金融海嘯、信貸收緊時,仍能吸引資金流入是好消息,顯示本港是值得國際投資者將資金暫時停泊的避風港。
不過,最近全球股市反彈,資金避險意慾減低,熱錢持續留於本港,背後所圖,值得深思。回想97年亞洲金融風暴,香港銀行結餘數字曾升至高位,誰知熱錢流入,竟是部署狙擊港股及港元的子彈。此外,熱錢可能隨時流走,對市場帶來不穩定因素,造成負面影響。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投資者宜小心面對熱錢的誘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