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早在2008年6月齊樹民就以1900多萬美元收購了德國的一家知名的刀具廠,並且將主要的設備運回國內生產,取得了可觀的生產效益。
遠東企業集團銷售負責人蘇立:“這個事一個新下的訂單,25萬歐元。”
記者:“你們新增加了多少訂單?”
蘇立:“從去年6月份到現在,已經是1200萬歐元,金額的訂單。”
齊樹民所稱的遠東併購模式,是將技術、設備迅速轉移到國內,利用勞動力成本優勢,實現本土化生產,這就規避了國外的勞資糾紛。在海外併購中,還有很大一部分風險來自目標企業的債務,怎麼才能避免在併購過程中陷入債務黑洞?再來看看一家軟件公司的辦法。
鄭時雨是大連億達信息技術公司的負責人,就在不久前,他們公司剛併購了日本的一家軟件公司,而併購的原因則起源於畫面中這項世界前沿的可視光傳輸技術。
大連億達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負責人鄭時雨:“可視光就是解決了在很多特定環境之下用這種只要有光綫就能做數據傳輸這麼一個很大的一個問題,所以會把我們,特別是結合中短距離的通訊有一次革命性的變化。”
為了得到這項技術以及這項技術的研發團體,鄭時雨想到了併購日本的這家公司。
鄭時雨:“有了這個金融危機以後,他們也碰到了自己的一些發展過程當中的問題,所以反倒促進了我們這樣一種結合的一個機會。”
在併購了日本的這家公司以後,鄭時雨通過一段時間把客戶、技術、專利都轉移到了億達信息公司,然後做出了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舉動。
鄭時雨:“把它原來的公司給它注銷掉。”
鄭時雨告訴記者,將原來的日本公司注銷掉,可以規避併購後很多意想不到的風險。
鄭時雨:“有利於我們去防範財務債務法律各方面糾紛風險。”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利用經濟危機所帶來的契機進行海外併購,地方政府在推動的同時首先要有風險意識,給企業充分的自主權。
大連市經濟委員會主任劉岩:“政府不要代替企業作出這種併購的決策,也不要強迫企業,我們現在是要服務企業,推動企業,你不能代替企業,強制企業去買一些什麼樣的企業。”
除了政府在資金、政策、進行扶持以外,企業本身對起國際市場也要進行仔細全面的調查和咨詢,認清自我。
齊樹民:“我不太贊成,中國企業收購了國外企業以後,派一些中國人努力去把國外運行不好的企業或者運行很困難的企業用中國人的管理去把它管理好,我想這是一個非常艱難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