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張克輝百感交集:媽祖婆,我轉來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5-26 11:57:18  


少小離家老大回。(中時圖)
  中評社台北5月26日電/“媽祖婆,我轉來啊!”前大陸政協副主席張克輝廿五日參拜彰化市南瑤宮和鹿港天後宮,內心百感交集;憶起阿嬤向彰化媽祈求,擲了三聖杯得到允准,他才赴大陸求學,因為有了媽祖庇佑才能一生平安。

  他感恩地用台語說:“作彰化人感到很榮幸”。 

  中國時報報道,張克輝昨天在市長溫國銘和多位民代陪同下,參拜南瑤宮,他慢慢走近廟宇,一直張大眼細看廟宇場景,上香、獻果,忍不住眼眶泛淚光。

  張克輝回憶,小時候阿嬤最常帶他到南瑤宮拜拜,太平洋戰爭期間,老家張厝被丟了三顆炮彈,其一就正中他的房間;他回家後嚇得一身冷汗,阿嬤頻頻地說“媽祖保佑你,人不在房間”。 

  後來,張克輝瞞著家人報考廈門大學,學校寄錄取通知,父母不是很高興,阿嬤也認為快去娶妻生子最重要,不要跑那麼遠去讀書;後來阿嬤決定問媽祖,一直祈求頻磕頭,竟連擲了三聖杯,才放寬了心。 

  張克輝說,命運很神奇,後來任職國台辦,又當上政協副主席,有機會接見很多來自台灣的朋友,每次都忍不住問“有沒有來自彰化?”幾乎五分之一是彰化人,他很開心,一直覺得能當彰化人,是非常榮幸的事。 

  張克輝下午也在鹿港天後宮主委張偉東的陪同下,向天後宮媽祖上香,他回憶小時候最喜歡到鹿港,天後宮旁總是有滿山滿海的小吃,現在還是一樣,因為媽祖的庇佑,他才能一生平安,能再次踏上故鄉土地,特別感謝媽祖。

  另據報道,張克輝五月二十四日回到彰化老家為父母掃墓,並赴張厝祖堂祭祖,張氏親族熱情的招待,讓他覺得自己是個“對張家有用的人、有孝的人”。

  現年八十一歲的張克輝原是台灣彰化人,本名張有義,離開台灣已逾一甲子,十六年前首次返台奔父喪,此次亦應台中大甲鎮瀾宮之邀,以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會長身份率團來台,進行始祖文化交流活動。

  二十四日上午,彰化市辭修路五0二巷張氏祖堂前,“前有慶典敬請繞路”的啟示牌提示車輛繞行,祖堂外的涼棚頂上,“歡迎彰化市張厝子弟張有義歸鄉省親”的紅色橫幅昭示著慶典內容,二十餘位張氏親族子弟正在祖堂內外忙碌著。

  祖堂外,工作人員正在整治饌食,“這是為晚上的宴會准備的,要開二十六席,每桌十道菜”。一旁的大榕樹下,坐著前來看熱鬧的老先生、老婦人。

  在張克輝曾多次於文章中提及的“清河衍派”的門匾下,擺放著當地民意代表林滄敏、林滄喜敬送的“歡迎回鄉張克輝先生返鄉”花籃,以及張浴清、張浴興兄弟敬賀的“歡迎張有義兄返鄉祭祖─鄉土情深”花籃。

  祭祖慶典的總指揮張慶修正在指揮張家子弟給涼棚下的椅子套上銀底紅色花紋的椅套,“這樣更顯莊重”。專門受邀而來的“鹿港聖軒國樂團”的工作人員也在一旁調試音響,旁邊的長桌上還擺放著冰鎮的冬瓜茶、檸檬紅茶待客。

  稱呼張克輝為“叔公”的張國禎說,他的父親張慶祥是張克輝兒時的玩伴,小時候就在祖堂玩耍。“叔公對張家人都很關心、照顧。遇有喜喪事,都會托他的弟弟送花籃、禮金”。二000年,張國禎和同族二十餘人赴北京旅游,也曾專程拜訪張克輝,“叔公請我們在飯店吃飯”。“張家子弟也有在深圳、上海設工廠,只要邀請,他都會去剪彩。”

  當天上午十點,鞭炮聲中,張克輝在親友的鼓掌簇擁下回到張家古厝,看到祖堂外的白色房屋,他感慨地說道:“這就是我小時候住過的房子呀!”並特別要求與夫人紀慧瑜在“清河衍派”的門匾前留影。

  待到祖堂內的涼棚下入座後,張氏親族子弟輪番熱情地上前與張克輝握手、合影,張克輝用閩南語和他們寒暄,對於走上前來叫他“公公”的小男孩、小女孩,他也親暱地摸摸他們的小臉蛋,詢問他們念幾年級。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