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聯合早報文章:蔡英文面臨的抉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5-26 15:08:23  


 
應先調整政策再調整“論述” 

  現在,呂秀蓮表示有意訪問大陸,提出民進黨要“調整兩岸關係”。許信良也提出民進黨要“改變兩岸關係的立場”。李文忠說:“民進黨是怎麼面對‘主權’與兩岸經貿這些議題的?直到目前,台灣社會看到,我們所做的,就是反對!”於是他主張“找回民進黨兩岸主張”,“鑒於中國(大陸)在台灣對外經貿重要性,我們必須正面看待與中國(大陸)的經貿往來”。段宜康也表示,“民進黨必須承認,台灣與大陸的交往已是無可回避”。從這些事實,使我相信許信良所說“民進黨對兩岸關係調整的想法和力量在積聚中”,應當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事實。但他認為調整的“時機未到”。

  我認為陳菊訪問大陸給蔡英文提供了一個機會,如果陳菊能夠正確地傳達她與大陸高層接觸的感受,轉達大陸方面對開展與民進黨交流的誠意與善意,蔡英文就不必擔心被“統戰”,而能大膽地面對現實,致力於兩岸關係的調整。 

  如果蔡英文敢於利用這個機會,在黨內開展一次兩岸政策大辯論,敢於說服支持者向正確的方向“成長”,認清當今局勢,正視台灣人民的利益,放棄過去對大陸的成見,分辨出“登陸”、“西進”不是“賣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才符合台灣人民利益的觀念,及時調整兩岸政策才有希望挽回民心。 

  蔡英文不久前表示,民進黨對大陸的態度與關係沒有“故步自封”。這是正確的態度。大陸方面一再表示願意與民進黨溝通,陳菊到訪就是一個例證,也是民進黨調整兩岸政策的一個時機。 

  當然,要建立“新的中國論述”需要時間,民進黨內有許多對兩岸關係有深入研究的人士可以在這個方面發揮積極作用,“中國事務小組”完全可以承擔這一重任。不過,在“論述”出台之前,調整兩岸政策則可以先做。在這個方面,蔡英文應當做出果斷的抉擇。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