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台灣新生報:兩岸政策 民眾決定走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6-04 15:53:43  


  中評社台北6月4日電/台灣新生報今天的社論說,隨著兩岸關係的不斷深化發展,在野黨批評執政黨傾中與賣台的聲浪也不斷提升;要在執政黨與在野黨間說誰對誰錯,似乎很難有個準;但是如果我們跨出了黨派本位主義,其實還是可以抓到一個評斷好壞對錯的基礎。 

  社論說,在去年五二○之後,兩岸迄今已經簽了九個協議與一個聲明,促成了兩岸的雙向觀光及進入大三通階段。這些發展讓兩岸關係確實和五二○之前有很大不同,而加深了在野黨的結構壓力,深怕自己的政治舞台遭到巨大壓縮;因此,在野黨不斷指出,這樣的發展會讓台灣更加依賴中國大陸,從而喪失主體性及自主性,到頭來,會因此付出慘重的政治代價;我們在以前的論述中不斷提到,在野黨的這種憂慮不是沒有道理,但問題是,如果大陸觀光客持續維持一定的規模來台,有益於台灣的觀光及相關產業經濟;或者說,如果大三通著實讓民眾和廠商節省了很多時間和成本,從而裨益兩岸人民的交流及廠商企業成本的降低,甚至讓跨國企業願意以台灣做為區域經營總部;此外,如果因為兩岸的大三通,台灣可以和世界經濟網絡接連在一起;諸如此類的種種效益,如果持續具體的展現,民眾是會直接感受得到的,有可能使民眾不會太在乎在野黨的提醒和呼籲,繼續願意支持執政黨的大陸政策和作法。 

  這也就是說,如果民眾直接感受到大陸政策的效益,那麼基本上會認為它們是好的、對的;不管在野黨如何拚命的指出,現在的大陸政策在政治層面上是如何充滿讓台灣喪失自主性的風險;民眾還是有可能覺得現行的大陸政策不錯。從以上的分析來看,目前兩岸關係的發展到底是好是壞,是對是錯,是由民眾的效益感受來決定的,而不是由任何政黨的立場和好惡來決定。也許有人會說,民眾的效益感受是盲目的;但是,我們不要忽略民眾最重視的是生活,或生活過得好一點,或可以多一點收入或機會,這是一種很素樸、很真實的生活理性;不管政黨的訴求主張是如何深邃,如何前瞻,如果抵觸民眾的生活理性,一切都會失去意義,甚至變成不切實際的抽象高調。 

  社論說,因此,對於執政黨而言,除了繼續執行深化兩岸關係的政策外,就是不斷擴大大陸政策的效益和效果,使我們的經濟發展和民眾的生活直接受益,這樣執政黨就會被認為站在對的、好的一邊;否則徒然不斷推動深化兩岸關係的政策,有可能只是叫好不叫座,或甚至遭到民眾的反對,到那時候,執政黨就會被認為站在錯的和壞的那一邊。在另一方面,在野黨針對大陸政策,不能一味為反對而反對,或只是慣性的唱著一貫的政治訴求,這樣有可能會使在野黨離民眾愈來愈遠,在民眾看來,在野黨的訴求只是不切實際的高調。在野黨應該轉個彎,不要老在慣性思維中打滾,而必須從戰略高度,告訴民眾現行的大陸政策能夠獲得更大更好的生活好處,滿足民眾的生活理性,這樣民眾才會重新接近在野黨。表面上看,歷史好像都是由政治菁英決定的,但是,深入分析歷史,將可發現民眾為了生活所表現生活理性的力量,才是真正決定歷史發展的潛規則,這種潛規則隱而不顯,但卻擁有巨大的影響力,希望朝野黨派能夠參透這一層歷史的奧妙之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