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游錫堃:民進黨的處境與挑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6-12 00:21:49  


游錫堃接受專訪
  中評社香港6月12日電/台灣前“行政院長”、民進黨前主席游錫堃不久前針對年底的縣市長選舉,以及目前民進黨面臨的方方面面的問題,接受中評社記者林淑玲、鄒麗泳專訪。《中國評論》月刊六月號以《民進黨的處境與挑戰》為題發表了這篇專訪,全文如下:

  民進黨要有戰略觀 縣市長選舉只是過程

  問:請問您的生涯規劃?大家都在勸進您選花蓮縣,不知您的想法是……?

  游錫堃:生涯規劃是從十幾歲時就開始規劃了,不過你提花蓮縣,有好幾家電視台記者都來問我花蓮縣的事,我還反問他們我和花蓮縣到底有甚麼因緣,他們說大家都這麼說。我說大家既然都這樣講,那我應該要瞭解一下我有甚麼條件去花蓮縣選?有人說花蓮縣剛好在宜蘭縣旁邊,我說在花蓮縣旁邊的還有台中縣、南投縣、嘉義縣、高雄縣、台東縣;而且我不在花蓮縣出生,也沒在那邊讀過書、當過兵、上過班;太太也不住在花蓮,連女朋友都沒有交過花蓮人,也沒有任何親戚在花蓮,為甚麼要我去那邊選?他們想想也覺得奇怪。

  我的原則是縣市長選舉要有一個戰略。我先說明一下這個戰略觀的背景,早在去年10、11月,我們辦公室就在討論未來(民進)黨該如何走?黨打拚的目標是甚麼?當時提出的看法有二:第一,民進黨的主目標不在縣市長,主目標是“總統”及“國會”大選。主目標確立之後,縣市長選舉只是過程。第二,一個政黨要改革及改變形象,選舉是最好的時機,而縣市長選舉是一個機會,最終戰略目標還是要贏得“總統”與“國會”選舉,至少也要有大幅的進步。

  如果大家都能接受這個看法,各縣市長提名人選就不再是民調高低的問題,而是大家來共同討論、找形象清新、清廉、正派、學有專長的人參選,媒體、企業界或四大天王等都可以考慮,不管提誰,大家都要接受。例如,徐永明(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可到台中縣,羅致政(東吳大學政治系主任)選苗栗縣,鄭麗君(台灣智庫執行長)到新竹市,也請鄭弘儀(媒體人)出來選,這些人形象都相當清新。而蔡主席出來選台北縣或桃園縣,那時還沒有蘇貞昌選台北縣的問題。由蔡英文領軍選台北縣,各縣市大家都有任務,大家都願意為黨犧牲奉獻,重點不在當選,志在改造黨的形象。若是如此,那時把他派到哪里去,澎湖、馬祖、花蓮,我都接受,這是為黨承擔,簡單說就是“戰士沒有選擇戰場的權利”。

  我們辦公室最初提出這個構想,由中常委方昇茂在中常會上提案,但沒被黨接受;當時縣市長選舉若採取此戰略,贏當然是贏,輸也是贏,因為這讓人民感受到民進黨的改革,有助於“總統”及“國會”選舉。

  這個戰略不成後,就變成各縣市(有意角逐的人選)比民調。當初找陳唐山,陳說不選,但同意被納入民調,結果民調出爐陳唐山一枝獨秀,贏對方十幾個百分點,報紙登出來,陳說既然如此那就參選(台南縣長);民調贏那麼多之後,黨又叫人家不要選,這就是沒有戰略。有些縣市提名之後黨就不理了,像林聰賢是從優秀鄉鎮市長脫穎而出,但同鄉遇到他,還問“要不要回去選”?這就是黨處理得不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