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28年前 蓋特納留學北大學中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6-09 15:49:39  


6 月1 日,闊別北京大學28 年後,美國財長再次回到北大,在當年的中文老師陪同下游覽校園
  蓋特納28 年前的北大生活

  6 月1 日,首次以美國財政部部長身份訪華的蓋特納,造訪了闊別28 年的北京大學。1981 年,剛滿20 歲的蓋特納曾在北大學習中文八周。見到昔日的老師,蓋特納的臉一下子就紅了。“他看上去很害羞也很驚喜,一點不像一個政客。”一位在現場的北大學生這樣描述。曾和蓋特納在北京一起學習的盧德森告訴《外灘畫報》:“他是個活潑開朗的人,喜歡說笑話,并且天生具有與人自然熟的本事。”28 年前,他幫中國朋友在友誼商店代購緊俏物資。在蓋特納父親眼裡,兒子和奧巴馬有相似之處,都擅長在不同的利益群體中尋找共同點。

  6 月1日,國際兒童節。

  對於來華訪問的美國財政部長蒂莫西。蓋特納(Timothy Geithner)來說,這也是一個特別的日子。這一天,他回到了闊別28 年的北京大學。

  1981 年夏天,剛滿20 歲的蓋特納作為中美建交後的第二批交流學生之一,在北京大學進行過為期8 周的中文學習,那也是他第一次來到中國。

  如今,他的身份早已不是學生,但這位美國新任財長卻像個北大新生一樣緊張。當天約好上午10 點抵達北大,蓋特納一行卻早早就出發了,他害怕堵車。“能不能准時到?”坐在車上,他向身邊的工作人員確認了幾次,才放下心來。

  和他一樣緊張的還有北大老師傅民和郜文元。這兩位頭發已經花白的退休老教師,當年曾教蓋特納學習中文。傅民和郜文元站在北大未名湖畔“致福軒”門口,迎接昔日學生的到來。

  傅民沒有想到,當年的學生中,居然出了美國財長這樣的“大人物”。郜文元誇獎這個學生當年“學習很努力,人很淘氣,也很活潑、很聰明”。在得知蓋特納已經多年沒有講中文後,郜文元表達了自己的願望:“我特別希望他能把中文再撿起來。如果他學習上遇到困難,我可以把我的聯系方式告訴他,隨時幫助他。”

  早上9 點半剛過,蓋特納一行抵達北京大學,比預計時間早了20 多分鐘。當他在“致福軒”門口見到兩位老人,先是一愣,隨後立刻認出他們正是當年教過自己的北大老師。“他的臉一下子就紅了,看上去很害羞也很驚喜,一點都不像一個政客。” 北京大學國際合作部的學生記者呂端站在一旁,看著蓋特納像孩子一樣和老師握手。

  為了向老師證明當年學過的中文沒有丟,蓋特納說了幾句簡單的中文,然後就有些不好意思,“太多年沒有說了,我把漢語都還給了老師。”

  “你的發音還是很好。”傅民看著這位學生說道。

  此前,得知要見這位特殊的學生,傅民在家翻箱倒櫃,找到兩張當年與蓋特納的合影照片。1981 年8 月8 日,在結束了8 周北大課堂學習的蓋特納准備前往北戴河進行結業旅游,他挎著黑色旅行袋,與老師在熙熙攘攘的北京火車站門口拍了張合影。

  在北京大學的演講結束之後,傅民老師走上台,將28 年前的合影作為禮物送給蓋特納。

  “還記得嗎?” 傅民問。照片中,仍是青澀小夥的蓋特納像每個喜愛中國文化的老外一樣,穿著印有“北戴河”字樣的白色汗衫。老照片似乎一刹那喚起了他對那段中國經歷的回憶,講台上蓋特納陷入了沉思,半天沒有回答,結果現場爆發出一片笑聲。在全場150 多名學生面前,蓋特納的臉又一下子變得通紅。

  “今天早晨之後,有一點是明顯的,這位新上任的美國財政部長將比他的前任花費更多時間出訪亞洲。因為對他來說,這裡并不僅僅是當今世界的中心,也是他青年時代塑造世界觀的地方。”當天稍晚時候,《時代》雜志駐北京記者做出了這樣的點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