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英華人不參政影響族群 政府欲把華人歸亞裔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6-15 09:23:46  


  中評社香港6月15日電/英國政府人口普查十年一次,下一輪的2011年有所不同,傳統單列出來的華人(Chinese)要歸入到Asian(亞裔)中。這是一個小動作,絕大多數華人都不關心這個修改,只有少數華社的消息靈通人士,對此有所擔心。擔心主要有兩條。第一條,一個僑領告訴筆者,華人族群這麼大,我們為什麼要和Asian放在一起;第二條,考慮的是經濟利益分配。在英國社會,Asian的主流就是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華人歸入亞洲,有可能涉及到將來從政府爭資源要福利拿經費的時候,出現了“亞洲要錢,南亞做主”的擔憂。

  南方都市報報道,對華人而言,反對還是同意,這是一個非常具體的問題。拋開“非我族類”的大中華自豪感,這個修改可能帶來的利益分配,顯示了華人與英國版“亞裔”之間微妙的緊張。

  不是華人太狹隘了,容不得其他族裔,而是英國現狀如此。很多深受美語熏陶的華人,到了英國第一個不適應,可能是英式英語的口音,其次是一些日常詞匯,Asian也在其中。在英國英語中,Asian一般所指是南亞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人。一家寫著Asianfood的商店,十之八九賣的咖喱比面條多,而華人、韓國人開的超市,更加中意用Oriental這個詞。

  “多元社會”一直是英國的口號。從往日帝國演變到今天全球化的積極推動者,英國即使在國力衰退之後,依然在國際舞台上扮演一個非常活躍角色。一個多元文化的政策,除了人權考量,也有對大英帝國歷史的繼承延續。英國對印度長達200多年的殖民歷史,使得印度人常有500年前是一家的感覺。伴隨著上個世紀50年代,英國戰後重建,大量的印巴裔擁入英格蘭,以伯明翰為圓心,逐漸擴展到英格蘭中部。如今在英國的政商、教育還有媒體中,南亞裔面孔處處可見。

  尤其是,在英國與印巴的政治聯繫中,英國政府扮演了一個政治導師的角色,從印度的尼赫魯家族,到巴基斯坦貝布托家族,一筆“多元文化”口號下的政治投資,極為可觀。

  華人則不然,最初是以艦船苦力的身份到英國,在過去150年的交流,除了廚房,就是洗衣房,沒有顯赫家族的種子選手可供政治投資。近年來,經華人商家的努力打拼,炒面終於超過了咖喱飯,在餐飲業一枝獨秀。

  2001年人口普查顯示,英國華人20萬,占英國人口0.4%,以整個亞洲而論,排在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裔之後。2001年的結果,僅僅是顯示了中英關係尚未大幅度發展時的狀態。如今兩國關係大踏步發展,僅僅倫敦一個城市,華人人口就超過了20萬,扣除流動人口,應有十多萬保底。到今天,全英的華人數量應該遠遠超過了20萬。一邊是人數上升,一邊是大國崛起,英國華人本應稍釋重擔,仰仗多元文化中,拼出一番新天地。如果強求正名,從地理上說Chinese也算是亞裔人。但是,英國的Asia是印巴人的亞洲,此次Chinese被歸入Asian,確實有些不爽。多元文化到今天,如果華人繼續只談錢不從政,那麼多的是印巴,基本上輪不到華人什麼事情。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