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時:馬不沾鍋時代結束 蔡英文兩岸政策有譜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6-15 10:11:47  


  中評社台北6月15日電/中時今天社論說,同樣都在跌跌撞撞的步伐中,台灣朝野兩黨近日都陷入一場體質緩步微調的抉擇中,成效會如何尚在未定之天,但後續的結果如何,卻可能對兩個政黨未來都有深遠的影響。

  先談國民黨這邊。選在就職屆滿一周年後沒多久,馬英九決定重拾對黨務的直接領導權,誰都知道此舉存在著諸多不確定的風險:一方面民間似乎並不十分相挺他這個決定;另一方面,此舉也勢必將牽動世代交替與派閥較勁的敏感神經,當然更重要的是,此舉將迫使馬英九走到政治烽火的第一線,以後不論是選舉成敗乃至政策良窳,馬英九都再沒有推諉迴旋的空間,換言之,馬主席或許有機會驅動著國民黨繼續改革,但國民黨也很有可能整個拖跨他的聲望。講再直接一點,這象徵馬“不沾鍋”的時代正式結束了。

  社論指,儘管這項權力徵調的動作尚在進行中,但我們已經看到了若干改變,例如一○一人事案的峰迴路轉,再例如若干縣市提名人選上的擇善固執等,這其間都讓人感到馬英九幕後若干意志力貫徹的斧鑿痕跡。沒有錯,這種操作勢必會激怒黨內某些實力派系,甚至不排除在年底的縣市長選舉中付出若干代價。

  但話再說回來,如果馬英九再不選擇走到第一線,誰又能識讀出馬英九改革國民黨的決心究竟有多少?同樣馬英九若再不利用目前聲望逐漸攀升的機會,引領國民黨變換體質,他還能有什麼更好的時機呢?

  社論表示,幾乎就在同時,民進黨也同樣面臨體質必須調整的衝擊,不同的是這些衝擊是來自外在情勢所逼,蔡英文主席必須有所因應。誰都知道當下民進黨最揮之不去的兩大包袱,一是阿扁的貪腐事實無從迴避,另一則是鐵桿的深綠路線不容調整,而此刻這兩個因素又恰好糾纏在一塊,阿扁擺明著透過綁架深綠路線,進一步綁架整個民進黨。而最令民進黨陷入進退兩難者,是黨內目前還存在著不少人依舊堅持這兩項因素不僅不是包袱,應視做為資產,因而不論外界曾怎麼呼籲蔡英文盡快勇於“切割”,民進黨中央都選擇低調迂迴以對,畢竟稍一操作不慎,很可能就釀成黨內的分裂,這一點,我們倒是完全可以理解。

  問題是,時間顯然並不站在蔡主席這邊,就在民進黨使勁痛批馬政府“親中”的同時,民進黨兩個指標性縣市的首長,先後宣布走訪大陸,不論他們使用的名義是什麼,也不論他們用什麼政治修辭加以包裝,綠營的“兩岸論述”面臨衝擊都是不爭的事實,而若干曾被深綠團體冠上“寇”的人士,已經開始利用這個槓桿鼓動路線辯論,擺明著就是要挑戰深綠的“基本教義”。

  社論又說,在此同時,深綠也藉著推動陳水扁重返民進黨加以反撲,一個循美麗島模式組律師團救扁的傳言一度甚囂塵上。面對這兩股相反力量的衝擊,蔡英文能夠迴旋的空間坦白說已經越來越小,但從她引導廢除“排藍民調”的動作看來,接下來該怎麼處理扁的議題,怎麼處理“兩岸論述”,相信也該有譜了。

  要知道,不論朝野兩黨怎麼嚴辭的批判對手,他們都該清楚,一直以來最難纏的對手其實就是自己,二○○○年的國民黨其實是輸在自己的黑金、分裂與向下沉淪上,同樣二○○八年的民進黨也是斷送在自己的貪腐與“深綠鎖國”上。所以,除非朝野兩黨都期待將自己的未來,完全寄託在對手的墮落與沉淪上,否則還是先好好面對自己的包袱吧,先戰勝了自己,也就能邁出成功的第一步了。

  社論認為,台灣在經歷過兩次政黨輪替之後,相信朝野兩黨的主事者都心知肚明,不論再怎麼高估所謂政黨的基本盤,都不能否認台灣確實存在著為數不少浮動的中間與獨立選民,這批選民的選擇非常“務實”,也一定會在關鍵時刻做出關鍵選擇。換言之,未來台灣的政黨競爭,不會再有永遠的贏家與輸家,誰有本事能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中捕捉到時代的脈動,誰能識讀出最大多數民意的心聲,誰也就有機會爭取到成為下一階段書寫歷史的主角。


    相關專題: 馬英九參選國民黨主席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