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在日華人回國“婚活” 很多悲喜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6-20 09:39:28  


  中評社香港6月20日電/日本《中文導報》報道,待字閨中的女子多了,獨身未婚的男士多了(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的數據顯示,從30歲到35歲的青年男士中,未婚者占一半以上),“婚活”一詞隨之產生。婚活,就是與結婚相關活動的總稱。在日華人的“婚活”,除了與日本人一樣的登陸婚介交友網站、參加八分鐘約會等節目,回國相親也是一個重頭戲。由於在日本生活單調,接觸異性朋友機會少,不少人,尤其是男士,選擇了回國相親,並且在回國相親的過程中經歷了很多悲喜劇。

  人民公園海外相親角

  出差到上海的陳先生又在早上來到了人民公園。那裡有一個相親角,曾被國內媒體廣泛報道過。而相親角里,新近還出現了“海外角”,分為“美國”、“日本”等地。

  陳先生的女兒麗曉,東京大學、大學院畢業後,進入日本的研究機構工作。記者曾在幾年前見過高挑率真頗為漂亮的麗曉,當時她還是一個剛剛進入東大的女生,她對男生的要求很嚴格,要求是能文能理,懂得讀巴爾扎克的人。幾年過去,如今麗曉已是二十六七歲的年輕科技人員。對於她的出色和優秀,父母自然欣慰,但心中也有不少擔憂。簡單來說,就是怕女兒不談戀愛不結婚。

  對於很多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也許陳先生夫婦的煩惱,屬於“奢侈的煩惱”,因為他們有時候感到,女孩子不用太優秀,“看著一些朋友的女兒,早早地結婚,乖巧地陪伴父母,心中也覺羨慕”。

  麗曉平時忙於研究工作,無暇顧及個人戀愛問題。當爸爸的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回上海出差的時候,有機會就去人民公園相親角的海外角。那裡,有許多同樣心情的父母。他們的子女在美國、在日本,年輕有為,卻不急於結婚。子女不急父母急,於是就有了海外角里熱心的父母們。

  陳先生舉著女兒的年齡、所在國的牌子,在人群中找到了兩位為關東地區的兒子找對象的父母,並且與一對兒子在川崎的父母彼此留下不錯的印象,分別表示要回日本後讓孩子們繼續接觸。然而,回到日本後,對於陳先生夫婦的介紹和游說,麗曉並不積極。結果,是那個身在川崎的男子與麗曉父母通信,發來照片,然後由陳先生轉給麗曉看,最後,也不了了之了。陳先生說,現在光是父母著急,有時候父母之間談得很投機,只等著當事人點頭答應,但這一切在子女不清楚甚至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的“親事”,最終也沒有得到子女們的應承。一句“你們自己去談好的,你們自己去結婚好了。”就將焦慮的父母們打發了。

  越優秀越難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