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印面和心不和?金磚砌墻需粘合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6-23 09:08:08  


6月15日晚,國家主席胡錦濤在俄羅斯葉卡捷琳堡會見印度總理辛格。
  中評社香港6月23日電/美國《僑報》6月22日載文《中印面和心不和?金磚砌墻需粘合劑》,摘要如下:

  那邊厢,G4雛形初現的“金磚四國峰會”剛剛落幕,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四國領導人在俄羅斯握手言歡,力圖通過對話合作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獲得更大發言權;這邊厢,印度就跟中國“較上了勁”,不但對從中國進口的手機、牛奶製品和玩具採取更加嚴格的質量限制,還向中印爭議地區“阿魯納恰爾邦”增兵6萬餘人,並新派了4架最精銳的蘇-30MKI重型戰鬥機,更拉上亞洲開發銀行為其撐腰——從該行獲得6000萬美元貸款用于“阿魯納恰爾邦”地區的洪水治理和衛生項目,引起中方强烈不滿。 

  “龍象之爭”總有說不完的故事。一直以來,印度對中國都抱持複雜心態,合作與競爭、恐懼與猜疑、艶羨甚至嫉妒兼而有之。這其中有上世紀60年代中印戰爭留下的“後遺症”,有兩國邊界多年難决的糾紛,也有中國與巴基斯坦關係的制約,而更重要的因素則是兩國都想成為世界經濟强國的心理預期,以及西方在兩國之間進行挑撥的現實。 

  中國與印度,到底哪個國家更有發展潜力,會成為超級大國?這一度成為西方媒體熱衷的猜謎遊戲。作為亞洲的兩個文明古國,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兩個國家,中國與印度山水相連,幾乎同一時段開始經濟改革,並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發展成就,實在有著太多被比較的理由。 

  就經濟數值而言,中國占據了絕對優勢。1947年,在印度宣布獨立之時,其工業實力位列世界十强之內,遠遠超過當時的中國。如今,中國國內生産總值(GDP)是印度的三倍,人均收入是印度的兩倍。這些難免讓印度人心中泛“酸”。不過,西方媒體却多以“民主”的名義“唱好”印度,將其評價為一個在許多方面都超過中國的具備潜在力量的大國。這又讓印度自覺與西方更親近,對中國多了一份抗爭與戒備之心。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