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美關係構戰略新平台 雜音非主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7-16 00:55:06  


務實合作已成爲中美關係主流
 
    中美關係發展的新變化

  與此同時,妨礙中美關係發展的結構性因素也在發生變化,中美戰略新平台的基礎更加穩固。

  (一)中美安全合作的平台正從雙邊向多邊、從地區向全球、從傳統向非傳統領域全面拓展

  上世紀80年代,隨著中美蘇戰略大三角的形成,揭開了中美開戰戰略安全合作的先河;90年代,隨著蘇聯解體,中美兩國戰略合作的基礎不復存在,中美關係進入戰略漂移期,摩擦與對抗時有發生。新世紀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和中國實力的迅速上升,中美安全合作的基礎重新生成為迅速擴大。中美安全合作不僅在中國周邊的朝核等問題上,而且在伊朗、蘇丹達爾富爾、索馬里海域護航等一系列問題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展開。同時,隨著非傳統安全威脅的大幅上升,國際安全環境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使中美合作的領域全面拓寬。在應對國際恐怖主義、自然災害、氣候變化、能源安全、流行性病、打擊跨國犯罪和毒品走私等眾多領域,中美兩國都存在共同利益,中美合作不僅是解決問題所必需,而且是利益共生的前提。中美關係對全球政治、經濟及安全議程的影響正在不斷擴大。

  (二)中美經濟的相互依存度達到新的高度

  中美兩國經貿合作日益深入,相互依存達到新的高度。雙邊貿易額由建交時的24.5億美元發展到2008年的3337.4億美元,30年間增長了136倍多,雙方已互為第二大貿易夥伴。到2008年底,美對華投資項目累計達5.6萬多家,實際累計投資近600億美元,是中國利用外資的主要來源之一。同時,中國已經超過日本成為美國最大的債權國。據美國對外關係學會的一份報告稱,截至2008年底中國的美元資產已達1.7萬億美元,中國已成為美國最大的債權國。這足以說明,中國已成為美國巨額財政赤字的重大平衡者,同時也幫助維持了美國的低利率水平,無論對美國當前龐大的救市計劃,還是經濟的根本復甦,都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另一方面,在當前金融危機和全球經濟衰退的背景下,維持美元的國際地位同樣符合中國的利益,因為一旦美元大幅貶值,中國的美元資產將大幅縮水。中美經貿關係成為名副其實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共生關係。

  與此同時,中美經濟相互依存的對稱性進一步加強。美國彼特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弗雷德.柏格斯滕認為,如果美國要鼓勵中國在全球經濟中承擔更多的責任,就應該給予中國真正的夥伴關係地位,分享全球經濟的領導地位,為此他提出了“G-2”構想,讓中國取代歐洲和日本充當美國管理全球經濟的頭號夥伴。哈佛大學的尼爾.弗格森教授提出,全球最大消費國美國與全球最大儲蓄國中國已經形成經濟共生關係,兩國應當組成一個利益共同體,即“Chimerica”。這些構想和建議脫離了中美兩國的政治現實。美國並不想要一個與之平起平坐的夥伴,中國更無管理世界的意圖和實力,但它們也從一個側面折射出,隨著中國經濟實力和地位的不斷上升,美國已難以妄言中國對美國的需要遠遠大於美國對中國的需要了,美國對中國的借重在加強,中美相互依存的對稱性顯著增強。

  (三)中美互動的模式正悄然發生變化,正由美攻我守向互有攻守態勢轉變

  中美互動的歷史曾長期表現為美國主動施壓,中國被動防守;美國玩弄議題,中國被動接受。克林頓時期,美國曾經利用人權問題,一浪高過一浪地向中國施壓;布什政府任內也不時利用所謂宗教問題向中方施壓。如今,伊拉克及關塔那摩監獄虐囚及美國內的“竊聽門”事件已使美國作為人權衛道士的形象大打折扣,美國公然利用人權問題向我挑釁的底氣已不復存在。在經濟領域,美曾反復炒作知識產權、人民幣匯率、中美貿易逆差等問題,不斷向中國施壓,中美戰略經濟對話一定程度上成為美向我發力的平台。如今,金融危機使這一局面改觀,美國不得不放下身段聆聽中國關於國際金融體系改革的種種建議,並請求中國繼續購買美元債券。從本質上說,中美互動的過程,正從單向施壓向雙向學習的過程轉變,中國需要摸索和平崛起之道,美國需要學習權力和平轉移之法,雙方共同探索新世紀的大國交往之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