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華人教子觀念待變 需要愛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7-07 09:32:45  


  中評社香港7月7日電/美國《世界日報》報道,嚴格管教一定會培養出好孩子嗎?大批品學兼優的華裔學生是不是因為家長管制式教育而打造出來的?這個多年來似是而非的華人教育子女的觀念,在最近一項心理學研究報告中被證明並非如此。 

  馬里蘭大學心理學副教授謝曉玲(Charissa Cheah)等學者共同完成的研究報告顯示,華人移民媽媽更容易以威權式育兒(authoritative parenting)方法來教育下一代。但在威權式育兒方法中,有的母親成功,有的育兒成績則令母親失望,原因何在?謝曉玲說,關鍵在於華人媽媽是否合理使用“軟硬兼施”的綜合方法。 

  針對學前兒童的各項研究,認定目前有“威權式”(authoritarian)、“嚴格但有愛心”(strict but warm)和“放任式”(permissive)三種育兒方法。 

  一派心理學家認為,傳統的華人家長育兒都屬“威權式”,因此孩子的情緒和社交表現,不如其它族群。但謝曉玲等人認為,育兒較成功的華人母親,多半採用的是“嚴格但有愛心”方式,因此對這類媽媽進行追蹤研究。 

  謝曉玲說,研究顯示,嚴格但有愛心地管教幼兒時,孩子的情緒、社交表現較好,日後學習也更好。這種管教方式就是媽媽要求較嚴格,但在愛心環境下管教、給孩子解釋行為規矩的原因、在適合孩子發育的情況下允許他們一定限度的自治。相形之下,“威權式”育兒就是只強調規矩,沒有解釋事情的原因,並在表達時缺少愛心與耐心。 

  根據謝曉玲的研究,同樣是“嚴格但有愛心”的管教方式,但那些採用解釋和愛心表達的媽媽,培養出的孩子越優秀。她指出,如果孩子沒有遵守規矩,媽媽可以懲罰,但懲罰時如果解釋“這些規矩對你很重要,媽媽很愛你,但你必須遵守”,孩子雖然當時會不滿,但事後會沒有怨恨地記住這些規矩。她說,孩子的情緒和社交表現對學習成績很重要。 

  如果沒掌握好尺寸,過分注重嚴厲或過分放縱孩子,都無法做到最佳的育兒結果。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