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大量少數民族人士赴東南沿海尋求發展機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7-08 18:00:57  


  中評社北京7月8日電/帕提古麗.亞森今年5月第一次離開家外出打工,選擇了一條遙遠的路程——從她的老家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疏附縣,到工廠所在地廣東韶關,火車加上汽車要走整整4天4夜。 

  新華社報道,這位21歲的維吾爾族姑娘說,路程遙遠並沒有讓她打退堂鼓,兩個多月的工作中遭遇的一些挫折也沒令她灰心。她說:“在廣東工作,一個月的現金收入比我在老家時一年掙得都多。我還希望能學到實用的技術,有更好的發展。” 

  過去30年來,中國東部沿海地區經濟飛速發展,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西部人口包括少數民族轉移就業。廣東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副主任李秀英說,最新統計顯示,廣東的少數民族人口總數已達210萬人,其中150萬是來自全國其他省區市的流動人口,他們在廣東就業和生活。 

  “經濟發展給全國各族人士提供了廣闊舞台,廣東成為北京之後全國第二個56個民族成分齊全的省份。”李秀英說。 

  中國少數民族主要居住在中西部欠發達地區。改革開放後,東部沿海率先發展了起來。雖然,中國政府提出了共同富裕、縮小東西部差距的目標,但要達到它,尚需時日。所以,東南沿海對不少少數民族乃至中西部的許多漢族,目前具有吸引力。 

  長期跟蹤研究少數民族生活、生產狀況的回族學者、廣東省民族宗教研究所所長馬建釗介紹說,作為少數民族人口在廣東發展的代表,青海海東地區化隆回族自治縣少數民族在廣東就業的超過1萬人,開設拉面館約3000家。 

  他說,廣東雖然不是少數民族人口大省,但已成為中國東部沿海地區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工作大省”。 

  除了城市服務產業,占廣東經濟主體的加工製造業也成為吸引西部少數民族人口就業的重要產業領域。阿提古麗所在的疏附縣近三年來已經先後向廣東、天津、福建等地派出數以千計的務工人員,他們的收入已經成為家鄉經濟建設和發展的重要支柱。


    相關專題: 新疆發生打砸搶燒特大暴力事件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