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聯合報:日本和尚念經給民進黨聽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7-17 09:28:22  


  中評社台北7月17日電/日本知名“趨勢大師”大前研一受本報系之邀即將來台訪問。他在訪台前夕接受聯合報專訪,再次談起他對中國大陸發展的預期,以及台灣可能的挑戰與機會。

  大前指出,中國大陸的經濟規模即將在二○一○年超越日本,成為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更將在二○五五年擴張為目前的十倍。當然,中國經濟絕不是沒有缺點;大前指出,在許多產業制高點的掌握上,中國還不如印度做得好。至於台灣的出路,他認為台灣必須想辦法與中國大陸“共生”,否則將來只有“靠邊站”。

  聯合報社論指出,大前的觀點可以切割成兩個面向解讀。其一是探討未來中國大陸繼續崛起的趨勢,其二則是就長期而言來計議台灣可能的因應方向。當然,太長期的發展多少都滲入個人主觀的判斷與猜測,大家或可嘗試理解其推理脈絡,卻不必太計較細節。例如,從現在到二○五五年還有四十六年,其間經濟成長率的假想、全球暖化的程度、人口成長的預估等,在在都會影響中國經濟的規模;唯無論如何,中國經濟的發展趨勢是驚人的。再如,大前建議台灣往“邦聯”的架構去思考。我們固然不宜太早將自己鎖定在邦聯的框架下,但必須為台灣尋思可能的政治出路亦是無法迴避的挑戰。

  我們雖然可以對三、四十年後的政經發展情勢有諸多不同的情境設想,但是坦白地說:台灣對於短期的、迫在眉睫的生存發展問題,卻沒有多少轉圜的空間。中國大陸經濟規模不但即將超越日本,成為亞洲最大的經濟體,而且在東協加一與加三的區域貿易安排之下,幾乎所有與台灣有東亞地緣關係的“國家”都將相互結盟,成為東亞自由貿易區。除此之外,東協加三的成員也早就在談判各種服務業與投資互惠協定。等到這些條約在二○一○年起開始逐步生效,則東亞諸國幾乎全數成為中國大陸工廠與市場的“衛星”。此時我們如果堅持要留在此一“經濟星系”之外,台灣將如亞洲經濟之棄嬰,絕對沒有生存的空間。

  大前說,台灣現在與中共談判ECFA,其實已經晚了至少五年。如果早些正視東協加三的威脅、早些走出戒急用忍的歧路,台灣還有不少的布局機會,尚能充分發揮我們的產業優勢,在中國大陸取得若干先機。正因為當初誤判局勢,才會落得今天要靠ECFA向中共爭取“早期收穫”條款的地步。蓋早期收穫就表示別國已然預期享有的經貿果實,台灣只能拜託別國讓我們“一起分享”,早已不存在“獨自享受”的空間。大前“靠邊站”的結論,也正印驗了戒急用忍的政策錯誤。

  社論認為,民進黨政治人物所犯的最大錯誤,就是從“對岸不友善”的觀察,不假思索地跳躍到“不與對岸往來”的鎖“國”結論。台灣人民確應認清踏進中共經濟圈套的風險,但更要理解台灣鎖“國”經濟在東協加三架構下的生存危機。如果我們不與中共經貿往來,以至於東協加三等經貿國家都向台灣說“請靠邊站”時,台灣究竟還有什麼活路?一旦我們經貿沒有出路、經濟衰敗蕭條,到時候究竟我們對中共還有多少抗拒的條件與能力?民進黨人老是擔心對岸“以商促統”,但如果真的在經濟上喪失了實力,台灣在政治上的處境又豈堪設想?

   大前指出了台灣的經濟“生存”之路:謀得生存之後,台灣才能逐步折衝政治的空間。外來和尚談兩岸經貿,其內容平實、語調不高亢,只希望能對平日智慧受到遮蔽的基本教義派,能有些振聾啟瞶的作用。


    相關專題: 陳水扁巨貪現形 民進黨陪葬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