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進行大規模保密檢查 包括黨政機關和國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7-21 08:55:30  


  中評社北京7月21日電/中國青年報引述媒體報道,一場20年來罕見的保密檢查正席捲全國,不僅包括黨政機關,國有企業也在接受檢查。

  現年46歲的澳籍華人胡士泰恐怕不會想到,他會被中國國家安全機關拘捕。與胡士泰一起被拘捕的,還有他的三位同事。

  7月9日,外交部新聞發言人秦剛證實,因為涉嫌為境外刺探和竊取中國國家秘密,澳大利亞力拓公司駐上海辦事處的首席代表胡士泰等已於7月5日晚被中國國家安全機關依法刑事拘留。

  此時,中國與包括力拓在內的國際“三巨頭”的鐵礦石談判陷入了僵局。

  今年,商務部全權將年度鐵礦石談判事宜放手給中鋼協處理。1月9日,中鋼協就提出了降價40%以上的降幅要求。6月30日,2009年鐵礦石談判的最後截止日,力拓等國際鐵礦石三巨頭最終不接受中鋼協要求。

  這些巨頭的強硬態度,讓業內人士困惑不已。

  我國的鐵礦石進口量占據了世界鐵礦石的50%,作為最大的買家,中方理應在進口鐵礦石價格談判上擁有話語權。

  力拓事件曝光,部分地解釋了我國“長協礦”談判陷於被動的原因。有媒體透露,有關人員將鋼鐵企業的生產安排、煉鋼配比、採購計劃、毛利率、庫存量等企業內部資料,甚至鐵礦石談判的對策和底線等極為關鍵的信息透露給鐵礦石供應商。業內人士稱,對方可以據此推算出我們對鐵礦石的需求量,也就是我們對鐵礦石的依存度。在談判的過程中,對方可以依據這個來掌控價格的降幅。僅僅一兩個百分點的價格變化,事關企業數十億、乃至上百億的盈虧。

  胡士泰等人的行為,毫無疑問,損害我國整個鋼鐵行業的經濟利益。

  超六成腐敗案與外商有關

  “鋼鐵行業出現這種問題,首先說明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國際市場上,到處存在著陷阱和肮臟的交易。為了達到目的,一些企業已經不擇手段,甚至採用竊取別國的國家機密的方式來謀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中投顧問能源行業分析師首席研究員薑謙說,力拓事件後,國家經濟安全問題可能會得到更多關注。

  2008年8月,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經濟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江湧曾發表文章警告說,境外利益集團在華活動越來越活躍,越來越多地介入中國的經濟決策,中國經濟主權已遭到嚴重威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