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智庫質疑15天得出經濟數據 統計局駁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7-23 10:15:54  


  中評社北京7月23日電/國家統計局相關負責人22日在接受《中國日報》專訪時駁斥了美國智庫對中國僅需15天就能調查出13億人口經濟動態的質疑,並稱中國已建立了一個比較完善的統計調查體系,相關數據在季後或月後15天統計出是有制度保障的。

  《中國日報》報道,美國保守派智庫美國傳統基金會(HeritageFoundation)網站17日發布該基金會亞洲經濟政策研究員德里克西瑟斯(DerekScissors)《中國拒絕調整經濟》的署名文章,文章稱“儘管中國經濟情況多變且複雜,國家統計局卻只需要15天就能調查13億人口的經濟動態”,並且稱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經濟數據完全是“製造出來用於滿足共產黨需要的”。

  “中國建立了一個比較完善的統計調查體系,單是政府綜合統計系統就有近10萬人每天都在從事統計調查、搜集和整理工作,中國數據在季後或月後15天統計出是有制度保障的,”該統計局相關負責人在專訪中說。

  據國家統計局7月16日發布的數據,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13986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1%,比一季度加快1.0個百分點。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長6.1%,二季度增長7.9%。

  中國最近幾個月發布的經濟數據備受世人矚目,每次發布的數據都被國內和國際經濟分析師仔細分析,是他們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的經濟狀況乃至整個世界的經濟狀況把脈的重要依據。除此,這些經濟數據也是中國高層制定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經濟政策的重要依據。

  在美國傳統基金會的報告中,西瑟斯稱中國目前實施的部分經濟刺激方式大多是靠加大投資力度在短期內改善中國經濟狀況,但卻會導致大量財政赤字。“中國將會把自己和世界拉回到引發此次經濟危機的舊經濟軌道上”,西瑟斯說。

  統計局官員稱西瑟斯先生的結論似乎“太過倉促”。他說,為有效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保持中國經濟的平穩較快增長,中國政府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應對方案,包括擴大內需、調整和振興產業規劃、提高科技創新能力、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可以說,中國政府採取的‘一攬子計劃’,不是單純增加投資,更不是原有增長方式的複歸,而是一個既兼顧當前、又考慮長遠的‘組合拳’,是一個遠近結合、標本兼治的綜合性方案,”該統計局官員說。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