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1年,新華社記者范麗青和中新社記者郭偉峰,寫下大陸記者首次訪台的歷史新記錄。但時隔18年,兩岸新聞交流仍停留駐點階段,遠遠後於新形勢。 |
中評社台北7月29日電(評論員 俞雨霖)自1991年8月12日閩獅漁事件促成大陸媒體記者首度來台正式採訪,迄今兩岸新聞雙向交流邁入第18年,其間兩岸關係的發展起起伏伏,但總的方向無疑在向上提升,但對比兩岸大三通與經貿交流,兩岸新聞交流仍停留駐點階段,已明顯落後於形勢,原因何在?值得探討。
1991年8月12日,新華社記者范麗青和中新社記者郭偉峰因為“閩獅漁事件”(源於兩岸漁民因捕漁糾紛,引發台灣海巡人員逮捕18位大陸漁民在台中起訴事件)來台採訪,開啟了兩岸新聞雙向交流的序幕,更重要的是為相隔40多年的兩岸關係寫下了新的一頁。兩岸官方與民眾,終於可以透過雙向的、透過自己的媒體直接了解雙方的事務,這樣的發展,最大的優勢在於,兩岸之間不再需要透過二手訊息的傳播,去揣測對方的意圖。
而且也正由於范麗青與郭偉峰的來訪,以及發出的第一手報導,傳遞了台灣處理此一事件的一手訊息,也讓大陸官方能透過這樣的訊息,迅速了解台灣的立場,化解了兩岸官方之間可能的誤判與衝突的升級。
縱使兩岸新聞交流可以扮演兩岸溝通平台的角色,但新聞交流卻始終阻力重重,反應了兩岸政治關係的起伏制約了兩岸新聞交流的深化。但兩岸新聞交流為何頻受兩岸政治關係影響,這又與主事者心態有關。
自1991年8月12日台灣首度同意范麗青與郭偉峰來台採訪,一直到2001年2月8日,兩岸新聞交流才有了進一步實質的進展。當日,新華社記者范麗青、陳斌華首度來台駐點採訪,離大陸記者第一次來台採訪歷時已近十年。其間,大陸媒體記者通常以專案的方式來台進行專題採訪,一般不超過一個月,更誇張的是,每次採訪均要寫明採訪主題、每日行程、採訪對象等等,至於採訪期間,情治機構隨時關心動態,密切掌握行蹤,甚至時而電話提醒,相關機構以保障人身安全為名,實則進行監控之實,這其間的荒謬情事不勝枚舉,實不足為外人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