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民眾日報:馬英九此時不展示魄力,更待何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7-29 09:13:54  


台灣人看中馬英九的“清廉”特質,與阿扁成尖銳對比。
  中評社台北7月29日電/台灣民眾日報今天社論說,馬英九二十六日以接近94%的得票率,當選國民黨主席,預定九月十二日在國民黨十八全會中接任,任期到2013年。馬當選後立即向北京喊話,拋出“正視現實,建立互信,擱置爭議,共創雙贏”十六字訣,希望兩岸在此基礎上共同追求和平繁榮。這十六字訣,與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去年接見國民黨榮譽黨主席連戰時提出的“建立互信,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共創雙贏”十六字箴言有十二字完全一樣,不同的是馬將“正視現實”擺第一,胡將“求同存異”放第三。我們期待國共兩黨領導人之間的“英雄所見”,是兩岸“求同化異”一個新的開始。

  怕沾鍋,有政治潔癖的馬英九回鍋兼任黨主席,當然希望透過“以黨輔政”,走出黨內山頭林立“不聽指揮”的困境,達到他“完全執政,完全負責”的目標,但首先要通過年底縣市長選舉,明年五個直轄市長選舉,後年“國會”全面改選三道重要關卡。屆時能否一切順利,關關難過關關過,關鍵當然不在黨主席一人,但集黨政大權於一身後,馬英九若依舊交不出一份亮麗的成績單,人民對他“魄力不足”的刻板印象無法改變,馬英九與國民黨將不再有推卸責任的任何藉口。

  社論說,無可諱言,政黨二次輪替,國民黨重返執政這一年多來,台灣社會對國民黨期待落空,人民的焦慮與日俱增,焦慮的程度只有陳水扁涉及的貪瀆弊案堪與比擬。在如此低迷的政治氛圍下,人民對馬團隊的“治國”能力逐漸失去信心,也開始質疑馬英九的個人決策風格。去年三月大選,七百六十五萬台灣人一人一票把馬送進“總統府”,寄望他改善兩岸關係,也期待他在全民高度關注的“除弊”議題上果決明快,厲行改革,伸張社會正義。只可惜事與願違,迄今人民看到的,是掌控“立法院”四分之三席次的國民黨在“財產來源不明法”的立法過程中再一次“虛應故事”,放任扁案司法程序牛步化,對軍中弊案似有難言之隱,唯一值得一提的是,兩岸終於開放三通,互動更加頻繁,台灣與大陸之間敵意降低,關係明顯改善。

  回顧歷史,2000年與其說是因為國民黨連宋“鬩牆”,讓尚未準備好的民進黨與陳水扁“漁翁得利”,不如說是台灣人民終於選擇與長期和黑金掛鉤的國民黨劃清界限。其後八年阿扁禁不住誘惑進而“食髓知味”,“總統府”與“總統官邸”“後門洞開”,高官有樣學樣,貪腐變本加厲,台灣經歷了一場比黑金更恐怖的人為浩劫。 2008年失望透頂的台灣人被迫在兩粒“爛蘋果”中選擇再給國民黨一次機會。與其說是他們相信國民黨已“得到教訓”,“浴火重生”,不如說是他們看中馬英九的“清廉”特質,與阿扁成尖銳對比,選擇相信在他的領導下,施政不會離譜到哪裡去。

  社論指出,一年多下來,人們期盼再期盼,等待再等待,終於發現馬英九個人“清廉”不足以讓他的執政團隊自動“脫胎換骨”,台灣距離“吏治清明”還有很長一段路。更令人憂心的是,聳人聽聞的軍中“買官”等弊案有可能只是冰山的一角,弊案發生的時間點並不重要,馬政府“束手無策”或選擇“不作為”,凸顯的不僅是“因循苟且”,也為馬英九選前選後信誓旦旦的除弊決心劃下一個大問號。如今馬英九兼任黨主席,“黨政一條鞭”,理論上至少可確保他的政治理念在“立法院”中獲得貫徹。除弊要先除“黨內之弊”,面對多名貪污在案或賄選遭訴的黨員揚言在年底縣市長選舉中攪局“選到底”,馬主席此時不展示魄力,用行動宣示改革決心,更待何時?


    相關專題: 馬英九參選國民黨主席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