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新生報:再不運用大三通 台灣恐會被全球淘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7-29 09:58:01  


  中評社台北7月29日電/台灣新生報今天社論說,隨著兩岸進入大三通,經貿交流的深度與幅度正在持續發展中,這樣的發展引來了不少的疑慮和擔憂,怕台灣在經濟上被大陸所磁吸,失去了自主性;這種疑慮和擔憂的產生和擴大,正顯示我們的經濟自信心的逐漸弱化。甚至崩解;而隨著這種情緒發展而來的是,一種新的閉關“鎖國”情結的形成,這對於台灣而言,不見得是一種正面的發展。

  其實,這十幾年來,不管是戒急用忍,或是所謂有效管理等,其實背後都隱藏一種觀念:台灣的經濟籌碼其實不多,不能隨意用光,或攤牌。在這種意識背後,更意謂著台灣要再創造新的經濟籌碼已經是非常不容易,必須緊緊的守住,但問題是,經濟籌碼可以被用來守的嗎?守的住嗎?如果不再能夠創造,它是很有可能隨時很快流光的。

  社論指,台灣過去累積的經濟實力或籌碼,其中的原因之一,是因為“中國大陸的閉關鎖國和東西冷戰”,而中國大陸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放以來,就對台灣的傳統經濟模式造成衝擊。做為一個龐大的經濟實體的中國大陸,它剛好就在台灣的旁邊,它的開放無論如何都會產生磁吸效果,而且這種效果會日益增強。就台灣而言,不是去擔心是否被中國大陸的經濟所磁吸,而是應該思考如何通過這無可避免的磁吸,再度創造自己的經濟榮景。經濟被磁吸,並不表示台灣就會完全一面倒的依賴中國大陸,被它所吸光;日本、美國要說,也可能在經濟上磁吸台灣,可台灣在過去也曾經通過美日等的經濟互動關係,創造了自己的經濟成績。

  怕經濟上被中國大陸所磁吸,就愈沒自信,有可能就會陷入這樣或那樣的閉關“鎖國”之中,有可能使台灣經濟更加萎縮,更沒有經濟自信心,如此一來,有可能陷入惡性循環,不知伊於胡底。我們必須抓住擴大和中國大陸的經濟交流的籌碼,去連結全球。十幾年前,我們就曾規劃過,要使台灣成為區域金融、運輸、運籌中心,但由於內耗以及未能三通貽誤時機,目前,政府就算重新有此構想,恐怕也比過去困難;不過,就算再難,也必須重新抓住形勢,好好運用和中國大陸大三通的形勢,去連結全球經濟。或許有人會說,兩岸大三通有可能使企業更更往大陸跑,台灣只留一些基本人員,這樣會促使台灣的製造業更加虛化,最後會“像香港一樣只有服務業”;其實,必須指出的是,就算會造成這樣的結果,也不是大三通所造成的,而是我們過去沒有掌握時機,讓台灣成為區域金融轉輸中心所導致的。總的形勢來講,如果我們現在不做可能會更後悔,因為,再不運用和中國大陸的大三通,累積自己新的經濟實力的話,恐怕不久之後,台灣真的會被全球經濟所淘汰。

  社論認為,經濟自信的恢復,主要表現在我們敢於或願意努力地通過兩岸的大三通,創造契機,形成形勢,去連結全球經濟;如果不願這麼做,台灣根本已經沒有經濟自信心。我們不是鼓勵在經濟上對中國大陸盲目而進,而是強調,不通過和中國大陸的經濟交流和大三通,創造台灣的經濟實力和籌碼,台灣不太可能重建經濟自信心。中國大陸的經濟,就如同東南亞地區或其它相關地區一樣,都是我們的籌碼,但要使它們成為籌碼,就必須有經濟自信心,和他們進行相互依賴的經濟交流。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