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大公報:兩岸新聞交流陸熱台冷 光打雷不下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8-03 12:21:19  


 
  兩岸傳播交流仍受制

  文章指出,目前的兩岸傳播交流,仍受制於民進黨當政時期制定的一些法規。主要有九項:“國家安全法”及細則;“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及細則;“台灣地區人民進入大陸地區許可辦法”;“大陸地區人民進入台灣地區許可辦法”;“大陸地區出版品電影片錄影節目廣播電視節目進入台灣地區或在台灣地區發行製作播映許可辦法”;“台灣地區大眾傳播事業赴大陸地區採訪拍片製作節目管理辦法”;“大陸地區大眾傳播人士來台參觀訪問採訪拍片製作節目許可辦法”;“機關(構)學校團體派員赴大陸地區從事文化活動作業規定”;“公務員赴大陸地區從事文教活動注意事項”。

  其三,馬政府一直擔憂過快推動兩岸的新聞交流,會受到民進黨等本土團體的杯葛。其實,近幾年的多次民調都顯示,儘管島內的民眾對藍綠等族群問題有著不同看法,但是對兩岸交流卻有七成民眾表示贊同。

  新聞交流是兩岸關係發展的重要推力,是增進兩岸了解、溝通同胞情感的重要紐帶。在資訊時代的今天,兩岸新聞交流上“陸熱台冷”的狀況,無益於兩岸的溝通,無益於兩岸的互動,損害台灣同胞的利益,已經到了不得不改的時候。

  其四,台“新聞局”綜合計劃處處長邵平雲表示,馬英九已清楚表達“促進兩岸媒體交流正常化”的立場,但對於是否設機構的問題,仍要靠兩會協商。這完全是一種官僚式的推諉說法。兩岸新聞交流與過去一年多來兩岸經貿等方面的交流進程對比,兩岸新聞交流的滯後現象相當明顯。深入觀察,兩岸新聞交流仍停留在二○○一年的媒體駐點時期。雖然日前結束的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提出“盡快實現兩岸新聞媒體互設常駐機構”的建議,但邵平雲指出,這只是兩岸政黨組織單純的意見交換,“新聞局”並沒有什麼具體的時程規劃。

  應擺脫過去戒嚴心態

  文章表示,國民黨執政後,兩岸交流有了很大的發展,新聞交流為兩岸交流的重要部分,具有放大交流效果,為兩岸其他層面的交流與兩岸和平發展,提供輿論支持和助力作用,所以顯得特別重要。兩岸新聞交流發展很快,大陸從一九八七年開始歡迎台灣記者採訪,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大陸開放媒體駐點採訪,後來台灣開放大陸地方媒體採訪,成果還是顯著的。兩岸新聞交流一直走在兩岸各項交流的前面,對於增進兩岸同胞了解和增加互信、擴大共識,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在兩岸關係發展新情勢下,兩岸新聞交流如何跟上兩岸大交流、大合作和大發展新情勢,在已有成就基礎上再開新局,這也是兩岸媒體所關注事情。 

  “春江水暖鴨先知”,兩岸新聞交流其實也扮演著兩岸關係“鴨先知”的角色。縱使兩岸新聞交流可以扮演兩岸溝通平台的角色,但新聞交流卻始終阻力重重,反映了兩岸政治關係的起伏制約了兩岸新聞交流的深化。但兩岸新聞交流為何頻受兩岸政治關係影響,這又與主事者心態有關。馬政府的相關大陸事務主管機構,實在應該盡快擺脫過去的戒嚴心態,以更開闊的心胸排除兩岸新聞交流障礙,擴大兩岸新聞交流的基礎,配合馬當局的兩岸開放政策。只要能擺正心態,其實兩岸新聞交流的下一步,像對等開放設立新聞辦事處,一點也不困難。希望兩岸本著先易後難的原則循序漸進,把能夠做的事情先做起來,推動兩岸新聞交流實現正常化,推動兩岸媒體互設常駐機構,順應兩岸關係大發展的需求,同時也回應兩岸媒體的強烈呼聲和要求。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