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富權:葉金川將是馬英九的擋火牆及試驗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8-04 10:15:10  


葉金川放著好好的政務官不做,卻去冒如此大的風險參加花蓮縣長選舉,圖的是什麼?
  中評社台北8月4日電/澳門新華澳報今天發表富權的文章說,葉金川昨日終於正式辭去“衛生署長”職務,宣佈參選花蓮縣長。但他的“選途”將面對驚濤駭浪,一是藍綠“立委”都狠批他在全民防治新流感的關鍵時刻辭職參選,在他心目中選情比疫情更重要,等於是“放棄陣地”;二是國民黨中央抵擋不住地方勢力,決定花蓮縣長選舉重啟黨內初選,使到葉金川當初“不辦初選,直接由黨中央徵召”的參選條件破局;三是將是遇到傅崑萁的強力抵制,傅崑萁無論是參與黨內初選,還是脫黨參選,都將會造成嚴重的“分票”效果,說不好將會重演十五年前台北市長選舉“黃趙相爭,阿扁得利”的一幕,讓民進黨的候選人得利,使到藍軍勢力雄厚的“後山”花蓮縣失陷。

  葉金川放著好好的政務官不做,卻去冒如此大的風險參加花蓮縣長選舉,圖的是什麼?難道就是如他所說,“衛生署長”並非是在他原先的生涯規劃之內嗎?但即使如此,作為管轄只有三十餘萬人口,財政狀況也不富裕的花蓮縣長,總遠不如“中央部會首長”般風光,而且今後每年“衛生署長”都將出席世界衛生大會,成為台灣官員“走上聯合國組織講台”的第一人。因此,葉金川的辭職參選花蓮縣長,是要作出很大的犧牲的,如果不是奉馬英九的命令而為之,他可不會去降格屈就,而且還存在著落選的風險。儘管馬英九只是以一句“樂觀其成”來評價,好象是要撇清關係,但欲蓋彌彰,這其實已充滿了“奉馬令”的痕跡。實際上,葉金川的為官之道,幾乎全是為馬而為,充任了馬英九“救火隊長”的角色。從當年“SARS”肆虐時,冒險進入已被封閉的和平醫院,堅定了醫護人員、病人以至全島民眾的信心,終於戰勝了“SARS”,到發生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葉金川又毅然出任“衛生署長”,扭轉了被動敗面,均是如此。而今次葉金川的辭官參選,也是“救火隊長”之所為。

  當然,葉金川今次所面對的“火情”,並非是危害人類生命安全的病毒或化學品,而是危害國民黨肌體以至馬英九清廉形象的“病毒”--貪腐。實際上,目前堅持要參選花蓮縣長,且在花蓮縣擁有一定群眾基礎的國民黨“立委”傅崑萁,因涉嫌內線交易二審遭判刑四年。如果國民黨決定提名由他參選花蓮縣長,就將使國民黨蒙上“黑金”陰影,不但是名譽受損,而且也將阻礙國民黨的黨務改革。更糟糕的是,馬英九已經當選國民黨主席,依傳統習慣,黨主席必須為黨籍候選人站台輔選。馬英九如為已遭判刑的傅崑萁站台,他的清廉形象就將一朝喪盡!正因為如此,當馬英九決定要參選國民黨主席後,國民黨中央就突然決定,停止花蓮縣的初選作業,令已經參加初選登記的傅崑萁、花蓮縣副縣長張志明、花蓮縣政府參議杜麗華、花蓮縣議會議長楊文值、花蓮市市長蔡啟塔等五人一臉錯愕。隨後,就傳出了葉金川要參選花蓮縣長的消息。顯然,這個“停止花蓮縣長初選作業”的決定,是來自馬英九的意思,要葉金川充當他的“擋火牆”。

  文章說,葉金川參選花蓮縣長後,如果自恃民調最高的傅崑萁並不服氣,祭起當年脫黨(先後投靠新黨、親民黨)參選的老戲碼,從而分薄國民黨在花蓮縣的票源,致使花蓮縣失陷,馬英九是否會感到痛心?請放心,馬英九是把自己的清廉形象擺得比任何事物都要貴重的人,為了自己的清廉形象得保,他是不會計較一城一池之失的。實際上,昨日馬英九就聲稱,寧可輸掉選舉,提名不能有負社會期待,堅持提名正派、清廉人才。--輸了一個花蓮縣長,卻維護了馬英九的清流形象,使他在二零一二年“總統”選舉中能避免授人以柄,以保證能順利當選連任,這可是“吃小虧佔大便宜”的買賣。但也正因為國民黨在花蓮縣有分烈的可能,使到民進黨以為鴻將至,有機可乘,於是由原先的“避戰花蓮縣”,不派人參選,近日已改為相機派出蘇嘉全或蕭美琴參選。實際上,蘇嘉全、蕭美琴已將其戶籍遷往花蓮縣。 

但即使如此,葉金川參選未必會輸。其一是國民黨在花蓮縣的底子十分雄厚,基本盤過半。實際上,四年前的縣市長選舉,當時是親民黨籍的傅崑萁也跳出來攪局,但只是獲得百分之二十四點五九的選票,不敵謝深山的百分之四十二點六六。兩者相加是百分之六十七點二六,兩人的得票率都高於民進黨盧博基的百分之十九點八八,即使是“葉傅相爭”,民進黨的候選人也不會得利。其二是花蓮縣是慈濟大學的所在地,更是慈濟的老根據地。而葉金川是慈濟骨髓幹細胞醫學中心的,也是慈濟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深受慈濟影響的花蓮縣選民,是會奔著葉金川而來的。這也正是馬英九之所以會挑選葉金川出選花蓮縣長的主要考量因素。

  當然,從要為國民黨長期執政打好政治基礎的角度考量,馬英九要葉金川出選花蓮縣長,可能還有另一層更深的考量,就是要讓優秀的政務官都能夠接受選戰的洗禮,使其獲得堅實的民意基礎。其實,這種思維並非是馬英九的發明,李登輝應是始作俑者。實際上,在李登輝執政後期,由於已開放民選公職,也由於國民黨已蒙上“黑金”污名,故李登輝就堅持要讓優秀的政務官參加選舉,使其接受選戰洗禮,強化民意基礎,未來接受更高層次的選戰考驗。比如,蕭萬長曾辭“陸委會”主委回到嘉義縣家鄉參選“立委”,許惠祐也辭“陸委會”副主委參選南投縣長;胡志強、章孝嚴亦曾分別回到成長地參選“國代”。如葉金川的試驗成功,說不好今後馬英九還將會要求更多的政務官轉身投入選戰。反正,執政權在自己的手中,掌握著龐大的行政資源,選輸了不怕沒有再就業機會,比如,高思博、王煜婷選輸“立委”後,就分別被委任為“蒙藏委員會”委員長和“青輔會”主委。既此,葉金川就將是馬英九政務官參選的試驗品,甚至會正式促成國民黨建立“政務官參選”的制度。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