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登陸開發工業區 可望開放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8-06 11:51:35  


  中評社台北8月6日電/台灣“經濟部”正檢討擴大開放產業登陸投資清單,開發工業區項目也納入開放廠商登陸開發鐵路、捷運、港口等基礎設施的檢討範圍內,若政策同意開放,台開、中工等工業區開發商將有機會首度登陸開發工業區。

  台灣經濟日報報導,工業區開發廠商認為,若開放島內廠商登陸開發工業區,受益最大的將是台開、中工等土地開發商。“經濟部”工業局則不願評論工業區是否在開放登陸投資的範圍之列。

  據了解,兩岸對於開放“開發工業區”傾向採對等、互惠原則,台方將於檢討開放產業登陸投資的同時,檢討開放台灣廠商和工業區開發商可登陸投資工業區。在對等原則下,台方會在明年展開檢討的第二階段開放陸資來台投資清單中,討論是否開放陸資來台投資開發島內的工業區。

  “經濟部”已於7月公布並實施開放陸資來台投資清單,內含汽車整車、汽車零組件、手機、家電等產業,惟陸資雖可來台買地、設廠,但對投資並開發工業區仍然設限。

  工業區開發單位表示,過去政府對登陸開發工業區採禁止原則,工業區被比照其他鐵路、捷運、道路、港口等基礎建設,台商均不得登陸投資或參與開發。至於鐵路、捷運、道路、港口等基礎建設是否開放廠商登陸,則由“內政部”檢討。

  不過,像鴻海、寶成等大廠在中國大陸的生產基地規模龐大,雖以設廠名義前往,但光是這些大廠自用的廠房基地和員工數,已和國內的工業區規模不相上下,甚至更大。

  至於開放陸資來台開發工業區方面,據了解,日前已有大陸類似土地仲介商的廠商,積極在台灣物色十餘公頃的土地,有意引進來自大陸的20幾家來台設廠,針對台南和宜蘭工業區展開評估,光是購買土地的金額預估將超過30億元。

  但因上述廠商的設廠型式偏向“區中區”,亦即在工業區內,由20餘家陸廠自成一個小工業區,現階段仍在禁止範圍,廠商必須“化整為零”,才能在島內設廠。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