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論:通鋼事件 症結何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8-09 00:23:44  


 
  第三,國企的管理層在對待重組及被兼並之際是否將企業所面臨的種種困境整理出頭緒,並在談判和重組過程中審慎地予以考慮與謀劃,是否將未來所可能出現的問題向員工予以清楚的交代,是否在運作中與資方大度坦誠地配合與支持,而不是一推了之,看對方的笑話。

  第四、國企員工是否對民營資本進入企業有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否能夠為了企業的長遠利益坦然地接受與面對轉軌中的陣痛,在打破“大鍋飯”及優勝劣汰的新環境下能不能經受住挑戰。 

  在事件發生後,政府方面的反應與行事方式更讓人覺得這是一個典型的不作為與優柔寡斷和出爾反爾。例如,吉林發改委先前信誓旦旦地稱此改制“有利於通鋼的長遠發展和全體職工利益”,在發生血案後立刻變臉為“建龍永不參與通鋼重組”,自己給了自己一個響亮的耳光。職工聚集發生在上午,三千人的聚集已是一個重大的事件,但遲遲不見上級及有關機構出面說服與解釋,只憑陳國軍一人孤軍奮戰,甚至拖至夜間才將陳國軍救出,若說某些人見死不救,似應恰如其分。 

  儘管此次通鋼事件釀成血案,但似不應該對未來的改革包括國企改制帶來負面影響,民企收購國企、入股國企也沒有什麼錯,只不過應更加慎重、穩妥,做足所有必備的功課,考慮到方方面面的訴求和利益。中央早諄諄囑咐,改革、發展、穩定三個要素一個都不能少,缺一不可。看來吉林、建龍及通鋼的某些人士並沒有將穩定當回事,終釀此惡果。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