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民眾日報:馬應發緊急命令 延後年底選舉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8-19 10:02:39  


社論指,馬英九並不缺強烈的救災責任感與企圖心,但他的執政團隊行動永遠跟不上變化。
  中評社台北8月19日電/台灣民眾日報今天社論說,颱風莫拉克帶來的水災重創台灣,南台灣一片好山好水瞬間化為“惡山惡水”,我們不能完全歸咎“天地不仁”。根據“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的最新統計,莫拉克颱風已造成125人死亡,62人失蹤,45人受傷,獲救災民39019人,農林漁牧業損失122億3千多萬元(台幣,下同),實際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當然遠不止此數。這場50年來最慘不忍睹的天災,給了兩千三百萬台灣人兩大警示:地球暖化造成全球氣候異常,大自然的“台灣母親”更需要大家加倍愛護;防災,救災攸關人民生命福祉,不容絲毫怠惰,政府必須統一事權,動用所有資源,窮盡一切努力,分秒必爭。馬英九似應重新考慮發佈緊急命令。

  政府遷台六十年來,歷任“總統”一共發佈過四次“緊急命令”或“緊急處分”,時間點分別是1959年87水災,1978年台美斷交,1988年蔣經國逝世及1999年921大地震。四次發佈緊急命令都是為了因應重大變故,擱置現行體制及法令,便利“總統”直接介入,與“擴權”沾不上邊。這次馬英九雖啟動“國安機制”,但堅持不發佈緊急命令,理由是“尚無此必要”。他認為,現行“災害防救法”足以啟動各項救災機制,發佈緊急命令無異“凍結”災害防救法,言外之意自找麻煩。他顯然無視於災害防救法拉低救災層級,升高部會協調障礙,在緊急情況下嚴重影響救災效率,與在緊急命令下“總統”親自主導救災,既可減少公文往返,不受預算法與採購法限制,又可一條鞭直接對軍隊“下令”不可同日而語。

  社論說,過去十天“中央”及地方政府雖不眠不休,全力投入救災工作,但外界批評聲浪仍排山倒海而來。來自民間的抱怨包括,政府嚴重低估災情,未能準確掌握災民的需要,毫無準備匆匆投入救援工作後才發現問題多多,甚至連最基本的救難裝備都付闕如,救災當然事倍功半。加上救災指揮體系令出多門,本位主義積重難返,單位之間互踢皮球,聯繫與整合更是貌合神離,單打獨鬥很容易錯過救災的黃金時機。掌握“全國”資源的“中央政府”更是不夠積極主動,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反應不只慢半拍,至今尚勾勒不出高屏山地災區的全貌。馬英九上任十五個月來“魄力”與“應變能力”經常被批評者拿來大作文章,八八水災“因緣際會”,正好為他提供一個反躬自省,從善如流,展現“國家元首”大開大闔領導力的絕佳機會。

  發佈緊急命令當然不是災後重建家園的萬靈丹,但我們對馬英九強調“打仗才需要緊急命令”的邏輯不敢苟同。誠然,李登輝任內發佈的九二一震災緊急命令,主要內容都已納入後來通過的“災害防救法”中,此時馬英九即使再發佈一道“了無新意”的緊急命令,一樣會有人罵他“擺著救災正事不作,多此一舉”。馬英九並不缺強烈的救災責任感與企圖心,但他的執政團隊行動永遠跟不上變化。民眾希望馬英九發佈緊急命令,重點不在“命令”,而在“緊急”。在救災十萬火急中,一道緊急命令不見得能夠“立竿見影”,但發佈緊急命令的政治動作代表政府對救災的“高度急迫感”,讓全民感受到被保護,被關切。一旦感覺對了,等待救援與災後的日子自然都會好過些。

  社論謂,政壇有人建議馬英九立即發佈緊急命令的另一重要考量是,八八水災後南台灣重災區滿目瘡痍,百廢待興,若年底照常舉辦縣市長選舉,不但耗費鉅額民膏民脂,在最需要團結的時候撕裂族群,現任與挑戰者勢必陷入互推責任沒完沒了的口水戰,對救援災民及重建災區的工作無異雪上加霜。為降低社會成本及凸顯救災的“急迫性”,馬英九似可重新考慮,基於“政策考量”發佈緊急命令,讓其他縣市與確定延選的升格縣市一同延後選舉,既可劃一地方選舉選期,又可傾“全國”之力專心救災,一舉數得,何樂不為?


    相關專題: 水淹南台灣 半世紀最慘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