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接任“國防部長” 高華柱符合民意期待呼聲高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8-20 11:00:52  


  中評社台北8月20日電/“行政院長”劉兆玄證實“國防部長”陳肇敏已口頭請辭,並表示“內閣”九月初以前將全面改組,陳肇敏為救災不力下台已勢在難免。由於救災重建工作仍相當吃重,相關繼任人選,以出身陸軍體系的退輔會主委高華柱,和前參謀總長霍守業呼聲最高。

  中國時報報道,馬英九屆時考慮接替“國防部長”人選時,應有幾項條件:一、有能力在馬政府聲望低落時維持軍心穩定;二、符合日後政府在救災和重建的能力需求;三、兼顧馬英九重視的軍中人事制度和倫理。

  要在馬政府聲望低落時維持軍心穩定,新的人事布局震盪幅度越小越好。例如只換“國防部長”一人,而且在軍中有足夠期別,讓軍中其他人事暫時維持不動,軍心就相對穩定。要具備此條件,就必須是退役老將。其次,在救災任務上,一直是陸軍較有經驗,加上此任“國防部長”已由空軍出任,另海軍在救災經驗也沒陸軍充足,因此陸軍出身的退役將領可能性又更高。

  同時,顧及軍中人事制度和倫理,包括現任參謀總長林鎮夷、軍備副部長趙世璋,甚至多名副參謀總長和軍種司令,都接任現職還不到一年,若此時配合“國防部長”異動而全數調整,恐怕也不符合馬英九自己立下一任兩年的軍職慣例。

  從這幾項條件看來,昨天已被劉兆玄任命出掌“八八水災”災後重建委員會副執行長的高華柱,接“國防部長”可能性就頗高。若先完成災後重建任務,再順勢於九月初轉換跑道接任“國防部長”一職,不僅讓軍中人事震盪幅度最小,也能符合民意期待。

  除了陸官三十七期的高華柱外,軍中也看好三十六期的前參謀總長霍守業。儘管霍守業過去曾婉拒“國防部長”職務,同時四月時曾因軍中弊案讓外界有過質疑,但因“監察院”已還其清白,加上馬英九原本就欣賞其戰略思維,霍守業也成為可能人選之一。  


    相關專題: 水淹南台灣 半世紀最慘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