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新生報:外媒罵馬無能 豈止傷害民族自尊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8-21 10:31:02  


  中評社台北8月21日電/台灣新生報今天社論說,在民主社會中,民意已形成一股強大力量,非僅能左右政府決策也能影響社會視聽。但民意卻是非常抽象的,顧名思義民意代表人民的意見、大眾意見、或多數人意見。此種多數意見又如何表達?在現今社會裡,民意大多透過大眾傳播媒體形成,因此傳媒在民意形成過程中扮演了關鍵角色。然而無論報章雜誌或電視傳播,因限於人力物力及主觀立場,做到完全客觀似乎困難。

  以此次八八水災言,全民無分階層全力投入救災行列,迄今已產生許多感人而可歌可泣事蹟,此也激勵了民眾同舟共濟奮力重整家園意思,誠為令人敬佩的台灣精神。但若干媒體在此當頭,卻過度強調負面報導,每日充斥報端或耳際均是對救災不力的一片罵聲,不論實情是否如此不堪,無可諱言卻忽略了多數救災人員的心力與血汗。

  社論指,媒體被尊為第四權,原本即被賦於監督政府責任,此也係國家進步最大動力。在民主機制下,即使貴為一國元首者,除了議會民意監督外,大眾媒體的如影隨形般報導與批判,更是不少的制衡力量。不過媒體不是神,批評時也難免偏頗,此一結果往往造成人民認知上的混淆,甚至對政府失去信心。

  在八八水災後,人民期待的是及時救援,以及對政府救災的信心,如若信心盡失,面對茫茫前途,又如何堅定意志重整家園?馬英九在個別事件中,是否處理得當圓滿當然可以討論,但媒體或任一記者,也不宜以“無能”來概論此刻“領導國家”的人。馬英九若是如部分媒體描述如此無能,他又如何在兩蔣時代出任要職,於“法務部長”任內更是民意支持度最高首長。李登輝任內並出而競選台北市長,連選連任,甚至後來以懸殊高票當選“總統”。我們以為評論一個人,尤其“國家元首”在毀譽間更應慎重。也許面對驟然而至的大災難,馬氏有臨事不周全之處,但是否無能至極恐有斟酌餘地!

  社論又說,馬英九在“國內”被批是一回事,但國外媒體濫加引用,也以“無能”來形容我們“國家元首”,豈僅是傷害民族自尊心而已!更扯的竟是CNN記者還以網路名調來調查“台灣‘總統’應否下台”,誠是干涉“他國內政”最壞表現。馬是否無能,縱使見仁見智,“國內”若干媒體也不宜斷然下此定論。“國軍”在八八水災中被批救災遲緩,“部長”陳肇敏被點名下台,姑先不論“國軍”是否真係救災遲緩,或遲緩的原因何在?但三軍官兵在後續的救援行動中,不僅自山區救出近萬人,甚至為尋找罹難者遺體,士兵還排成長長一列趴在土石上一吋一吋地聞,遇有異味再開挖。此皆不是常人所願做的,但媒體著墨不多,給予鼓勵者更少。

  布什在總統任內,因卡翠娜颶風來襲,造成紐奧良市大淹水,必須退百萬人以上災民,美國政府也曾被指摘救災不力。但全國仍然一心一德,在布什領導下完成紐市救災與復健工作。因此吾人認為一旦“國家”陷入重大災難中,如何團結民心使在不憂不懼下全力投入救災工作,厥為當務之急。追究失職官員責任,甚至討論“總統”統御能力固屬重要,但此時仍應秉持救災第一原則,拯人於水火中,終究要比口水戰重要得多!


    相關專題: 水淹南台灣 半世紀最慘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