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越南胡志明市,中國家電企業TCL的廣告牌聳立在樓頂。 |
中評社北京8月23日電/中國-東盟自貿區是中國對外商談的第一個自貿區,也是東盟作為整體對外商談的第一個自貿區。2002年,中國與東盟啟動自貿區談判,2004年簽署《貨物貿易協議》,2007年簽署《服務貿易協議》。
僅從經濟規模看,中國和東盟自貿區建成後將比歐盟和北美這兩個市場更大,將是“世界上最大自貿區”。
零關稅:自貿區完成的標誌
據廣州日報報道,中國和東盟雙方絕大多數產品實現零關稅,是自貿區完成的標誌。從2010年1月1日起,中國與東盟雙方約有7000種產品享受零關稅待遇,實現貿易自由化。
自貿區的建立將使中國民眾可以享受更低消費價格。比如,中國從東盟進口的榴蓮、山竹、火龍果、紅毛丹等水果價格有望下降。另一方面,自貿區的建成將豐富中國民眾的消費選擇。
關稅取消後,更多東南亞特色產品進入中國市場,消費者可買到更多物美價廉的產品。此外,自貿區在服務貿易方面進一步開放,將使得消費者在醫療、教育和旅遊等方面擁有更多選擇。
近20年友好關係
中國與東盟的經貿關係發展,大致分為兩個階段。從1991年時任中國外長錢其琛應邀出席第24屆東盟外長會議開幕式(中國首次同東盟正式接觸),到2000年時任中國總理朱鎔基提議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期間中國與東盟的雙邊貿易往來急速增長。
第二階段始於2002年,隨著中國與東盟簽署《中國與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決定到2010年建成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標誌著建自貿區的進程正式啟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