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肯尼迪病逝 台媒:美國挺台“四人幫”告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8-28 11:44:04  


愛德華肯尼迪的喪禮將在美東時間星期六早上舉行。
  中評社北京8月28日電/美國聯邦參議員愛德華.肯尼迪過世,曾經在美國國會活躍一時、推動台灣民主的“黨外四人幫”也就此正式畫下休止符。

  中國時報報道,這“四人幫”成員,分別是肯尼迪和裴爾(民主黨)兩位參議員,以及索拉茲(民主黨)和李奇(共和黨)兩位眾議員。

  八零年代,這四人大力鼓吹台灣民主化,例如每在五二○前夕,必在參、眾兩院分別提出決議案,要求台灣解除戒嚴、開放黨禁、廢黑名單。儘管最終均未獲通過,卻令台灣苦惱不已,台灣駐美單位更感芒刺在背。

  這四位議員當年與台灣黨外人士過從甚密,然而他們支持民主、法治,未必支持台獨,甚至可能是反台獨。以李奇為例,他在二○○四年擔任美國代表團長,赴台北祝賀陳水扁連任就職,回美後,曾公開表示,台獨意味“毀滅性的戰爭”,也會導致“亞洲、美國和全世界的災難”,根本是自殺。

  他們關心台海議題,各有不同背景。例如裴爾,二次大戰末期曾受訓準備接管台灣。後來美軍採用麥克阿瑟的跳島戰略,越過台灣,而以琉球為目標,裴爾的“台灣民政長官”夢未能實現。但他對台灣念念不忘。按綠營人士說法,裴爾是第一位在美國國會殿堂公開主張台獨的參議員。

  “四人幫”十分重視台灣安全。肯尼迪在維吉尼亞大學的學弟、現任“台北駐加拿大代表”李大維表示,在《台灣關係法》立法過程,當時美國國務院的版本隻字未提台灣的安全,肯尼迪特地與同僚克蘭斯頓(民主黨,加州)提出決議案,力主“兩岸爭議應和平化解;若北京對台動武,將被視為危及區域和平,美國政府必須按憲法採取對策”。這段文字的精神後來見諸於條文,且更為強化。

  一九八六年的五二○,四人在國會山莊正式成立“台灣民主委員會”。不過同年民進黨創黨,次年戒嚴令中止,該委員會也就顯得無所事事了。索拉玆做了十八年眾議員,一九九二年在黨內初選敗陣,告別政壇。裴爾做了卅六年參議員,一九九七年退休,今年元旦以九十高齡辭世。李奇做了卅年眾議員,兩年多前隨共和黨在國會期中選舉崩盤而敗選。如今在國會碩果僅存的肯尼迪因腦瘤過世,“四人幫”從此消聲匿跡。

  台灣駐華府資深特派員傅建中也表示,肯尼迪一直對台灣及兩岸之間的事頗感興趣,美國和台灣“斷交”後,他立即在國會提出“維護台灣安全決議案”,《台灣關係法》裡的安全條款基本上是以肯尼迪的決議案為藍本的。一九七三年美中雙方互設聯絡處,肯尼迪曾在國會提案給予北京聯絡處人員外交待遇,並主張一旦美國和中共建交,美台之間互設聯絡處,其人員均享有外交待遇,最後他的提案因美國國務院不贊成及台灣有疑慮而胎死腹中。否則“斷交”後,台灣在美的處境會“好得多”。

  傅建中透露,肯尼迪雖和台灣有以上淵源,卻從不曾到過台灣,儘管台灣政府曾多方爭取他到台訪問,他好像興趣不大,反倒是他去過大陸,並和鄧小平見過面。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