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韓火箭仍輸給朝鮮 “宇航大國”之路還很漫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8-29 12:27:30  


 
  自認技術超過朝鮮 

  在“羅老”號運載火箭發射之前,韓國媒體曾採訪多位宇航專家,對韓國與朝鮮的運載火箭技術進行比較。韓國專家普遍自信地表示,儘管韓朝運載火箭技術都源於俄羅斯,但朝鮮4月發射的“銀河─2”號運載火箭採用的是上世紀70年代的技術,而韓國“羅老”號採用的是“全新技術”。 

  韓聯社報道稱,韓國宇航中心負責人曾經表示,“朝鮮的運載火箭技術已經過時,而韓國的太空運載火箭的助推系統和其他裝置已經達到了世界級水平。”他認為,韓國太空運載火箭採用一部助推發動機,就可產生170噸的推力,而朝鮮利用改進的“大浦洞2型”導彈,估計需要4部推力為30噸的發動機提供動力方可升空。 

  韓國太空運載火箭長約33米,重140噸,比朝鮮的“大浦洞2型”導彈大,“大浦洞2型”導彈長約32米,但重量僅為75噸。韓國太空運載火箭據說可以同日本的H2A運載火箭和法國的“阿麗亞娜”運載火箭媲美。 

  “朝鮮精神”值得借鑒 

  韓國國家宇航機構一位 專家也贊同這種觀點。他說,朝鮮自認為在發展中國家中擁有最頂級的火箭技術,那麼韓國也可以說在宇航領域取得了巨大飛躍,因為除了火箭的第一級,其餘部分都靠韓國自行研發,是完全從頭做起。 

  韓國科學家還自認在衛星技術領域同樣領先朝鮮。本次發射的“科學技術衛星2號”和2006年發射升空的“阿里郎2號”衛星技術水平都很高,“阿里郎2號”還搭載了韓國和以色列共同研製的高分辨率照相機。還有的韓國宇航界人士表示,朝鮮的“光明星2號”衛星只相當於中國在上世紀70年代發射的“東方紅1號”衛星。 

  金重賢在26日的記者會上為發射當時宣稱“整流罩成功分離”進行辯解,他說:“這是現場播音員的錯覺,誤以為整流罩已經分離。”《朝鮮日報》評論說,教育科學技術部和韓國航空宇宙研究院在明知發射初期整流罩分離失敗的情況下,在一小時後舉行記者會公佈“發射失敗”之前,仍自慶“成功發射”。從這點來看,上述辯解缺乏說服力。 

  有分析人士說,“羅老”號運載火箭發射前,韓國宇航界人士與朝鮮的火箭和衛星盲目攀比,明顯是過於自信和樂觀。朝鮮的運載火箭起步要早於韓國,相對於韓國直接“買來”俄羅斯助推火箭,朝鮮更注重本國的自行研發能力,“埋頭苦幹”的精神反倒值得韓國借鑒。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