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廣東文化需要標誌性成果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8-29 21:32:55  


  中評社廣州訊/羊城晚報日前採訪了學者饒芃子,就廣東要建設文化強省進行了問答。
 
   提升文化軟實力是一個系統工程

  羊城晚報:廣東要建設文化強省,教育的發展是一個重要方面,您如何看待當下廣東的教育?

  饒芃子:一所大學在一個地區和城市的作用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要推動城市的文化發展,對社會產生精神層面的影響;另一方面,是要立足於為社會培養具有高度智慧和創新能力的人才。從大學教育的角度來說,只有培養高素質人才,才能提升社會文化的軟實力。從科學的專業視角和整個社會的文化發展角度看,任何一個專業的人才培養都不能忽略培養學生的行為能力,包括人性教育、情感教育,觀念、理念、價值觀的引導和提升。這樣使他們具有科學和人文的精神,當在社會上遇到問題時,才能用科學的眼光和人文精神去面對,去守護人類的精神家園,這種教育是任何專業的底座和基礎。不僅教育者本身應該具有這種觀念,對於學生,也是一種生命成長的需要,應有這方面的自覺性。

  當下廣東的文化和學術隊伍很龐大,但相對於龐大的隊伍來講,具有全國乃至世界性影響的人才還是比較少。要建設文化強省,現在省裡已有系列的舉措,如提出“建立一批產學研一體化的文化創意人才培養基地”、“每年面向國內外引進若干名社科理論和文學藝術名家大師、文化創意和文化產業領軍人才”等。我認為,高端人才、創新意識、文化精品,是提高我們的軟實力和水平的重要條件。

  廣東作為改革開放的“碼頭”和“試驗場”,我們有許多文學作品和文化成果是別的省份所沒有的。今後,我們還應該借助這些優勢,把這些特色深化,營造自己的精品,創作出一些有全國影響的標誌性成果。培養創新意識,不僅在大學教育中要重視,在文化產品和文學藝術的創作上也是極其重要的。

  羊城晚報:一般說來,名校需要名師、大師來奠定其地位,廣東在這方面似乎還比較缺弱?

  饒芃子:我無法界定“大師名師”的概念,但是我接觸過的大師名師都具有豐富的思想、深邃的精神力量,他們的知識領域很開闊,有高度智慧和非凡的創新意識,學術視野是跨界的,同時,顯現出人格魅力。大師們都是性情中人,其研究成果是和他的生命和情感緊密聯繫在一起的,都是他精神的產兒。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