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梅德韋傑夫在蒙古國“彎弓射雕”的背後(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8-30 16:29:44  


 
  另據俄媒體透露,蒙古政府最近還將邀請俄羅斯對建造一條連接兩國的“幹線”天然氣管道進行可行性研究。業內人士指出,兩國總統簽署的聯合聲明提到了這個天然氣管道項目。雖然聯合聲明沒有提及更多的有關這項建議的細節,但聲明強調,雙方今後應在能源合作的戰略問題上開展經常性和有效的對話。

  分析人士指出,實際上,近20年來,蒙俄關係經歷了“從熱到冷”,“再從冷到溫”的微妙變化過程。上世紀90年代初,蒙古國開始向市場經濟過渡,蒙俄關係一度處於停滯狀態,美日等西方國家抓住這一機會開始頻頻向蒙古國“暗送秋波”。在這一背景下,蒙古國的外交政策也從過去對蘇聯的“一邊倒”開始向“多支點 ”轉變,開始有意識地拓展本國在國際範圍內的活動空間,並提出了“第三鄰國”外交理念。也就是說,在俄中兩國之外尋找第三個外交支點,避免過分地依賴或疏遠某個國家,以達到新的外交平衡。

  近年來,美歐等國迅速通過多種方式對蒙古進行政治、軍事、經濟的“立體滲透”。2005年 11月21日,美國前總統布什專門對蒙古進行了為時4個小時的訪問,成為首位訪問蒙古的美國總統,這對美蒙關係的推動是不言而喻的。近來又有消息稱,“北約東擴的終點是蒙古國”。西方分析家稱,蒙古已被美國納入其在亞洲編織的“戰略網絡”。美國正是看中了蒙古的重要地緣戰略位置,才在冷戰結束後採取多種措施,大力發展與蒙古的關係,特別是軍事合作關係,遏制俄中兩國的戰略意圖十分明顯。

  在這一嚴峻形勢下,俄羅斯從國家安全的整體戰略考慮,確立了“重返蒙古國”的戰略目標。2000年,時任俄總統的普京訪問蒙古國,雙方簽署《烏蘭巴托宣言》,為兩國關係的恢復提供了法律基礎。2006年,蒙總統恩赫巴亞爾訪俄,雙方簽署《莫斯科宣言》,蒙俄關係進入全面恢復階段。2008年,蒙總理恩赫巴亞爾正式訪俄,開啟了兩國全面合作的新時代。2009年,巴亞爾兩次訪問俄羅斯,俄政府首腦和國家元首也在一年內接連訪蒙,蒙俄關係躍上新的台階。梅德韋傑夫此次訪蒙,無疑為俄蒙關係的升級又加了一把力。

  看來,針對蒙古國上演的爭奪戰仍將繼續。而梅德韋傑夫在蒙古國的“彎弓射雕”,也不僅僅是作秀。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