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民資將准入五大壟斷領域 方案有望年內出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9-03 08:46:56  


 
  “國進民退”不利產業調整

  北京大學外國經濟學說研究中心副主任夏業良提出,中央2000年就曾提出“國退民進”,即開放競爭性的行業給民營企業參與競爭,國有企業只是在關係到國計民生的重大戰略行業進行生產和經營。“現在實際是賺錢的行業、一般性競爭行業國有壟斷企業都想參與,出現‘國進民退’,這樣不利於粗放型增長方式轉換為集約型的增長方式。”

  在海外投資方面,國家發改委王曉紅研究員指出,大型央企、國企海外投資比重持續下降,民企海外投資不僅規模迅速擴張,而且已經形成了集群化發展的趨勢。但同時,投資海外的民企也同樣面臨投資效益較差的問題,“三成盈利,三成虧損,四成持平”,主要原因是缺乏海外投資信息來源,對東道國環境不熟悉,造成盲目投資。多數企業缺乏本土化經營能力。 

  專家:不愁政策愁落實

  中國社科院民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劉迎秋認為,實際上,民間資本進入壟斷行業,並不存在制度性障礙。2005年國務院出台“非公36條”,明確提出“允許非公有資本進入壟斷行業和領域,在電力、電信、鐵路、民航、石油行業和領域”;隨後出來《反壟斷法》和《關於 2009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工作意見》,都掃清了制度障礙。但民間資本在壟斷性行業中比重很低,如電力、電信、郵政、金融、煙草、石油、鐵路、航空等領域都在10%以內。劉迎秋認為,民資進入壟斷行業實質進展不大,“最大的障礙不在於沒有政策扶持,而在於政策的落實還不夠。”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也認為,“如果不能為民營企業提供新的經營和成長空間,民營資金將大量湧入股市和樓市,助長資產價格泡沫風險,不利於金融經濟穩定。”此外,當前最關鍵的是要給予非公經濟平等競爭的地位。“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涵蓋三方面:一是政府減少對傳統壟斷企業的保護,取消補貼國企;二是政府取消價格方面的管制;三是政府在這個過程中要當好裁判員的角色,轉變政府職能,更好地起到監督作用。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