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朱鎔基新書低調出版 退休後苦練拉京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9-03 09:47:53  


9月1日拍攝的《朱鎔基答記者問》一書。新華社
  中評社北京9月3日電/退休6年後,朱鎔基以一本新書的出版回歸公眾視野,其意義已超過書籍本身。此書以朱鎔基多次接受媒體採訪及演講的記錄為內容,是朱鎔基第一本真正意義上的個人著作。 

  新書保持低調面目 

  齊魯晚報報道,新書名為《朱鎔基答記者問》,主要內容為朱鎔基與媒體記者之間的訪談記錄。 

  朱鎔基在“兩會”期間的5次答記者問,留下眾多經典語錄,並為人們所熟知。 

  但朱鎔基接受海外媒體的專訪,以及在海外所作的演講,對大陸民眾來說尚顯陌生。實際上,朱鎔基在海外與媒體和公眾互動頗多,更加出彩。 

  早在1985年,時任國家經貿委副主任的朱鎔基曾率領中國經濟管理代表團訪問美國、加拿大。朱鎔基此行先後在芝加哥世界貿易大會、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紐約聯合國國際商會、哈佛大學、得克薩斯州立大學、舊金山商會等場合用英語發表9次演說,回答了聽眾100多個問題。 

  1999年4月,身為國務院總理的朱鎔基出訪美國。這次出訪是朱鎔基與國外媒體互動和發表演說較為密集的一次。 

  4月8日,朱鎔基與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在白宮舉行聯合記者招待會。4月9日,接受美國公共電視台採訪。4月13日,接受美國CNN主播朱迪‧伍德拉夫專訪。 

  朱鎔基此行還在麻省理工學院、南加州、洛杉磯等地華人華僑歡迎晚宴等場合發表演講。 

  2000年7月,朱鎔基在比利時訪問期間,應歐洲工業和雇主聯合會的邀請,向歐洲企業和金融界人士發表演講,重點介紹了中國的經濟情況。2002年,朱鎔基在香港禮賓府、博鰲亞洲論壇年會等場合也曾發表演講。 

  此外,朱鎔基還曾接受過日本朝日新聞(2000年)、香港鳳凰衛視(2002年)等境外媒體多次專訪。 

  上述專訪和演講的內容包括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人權、改革、中美關係、對台政策等眾多領域。 

  此次新書出版,以上內容或將得以呈現。 

  新書保持低調面目,目前所見,朱鎔基沒有為新書撰寫文字,即使新書前言,也並非出自朱鎔基手筆,而是編者所加。通過如此安排,似乎在出書的同時,維持了卸任後不公開發言的一貫自律。 

  著述從不涉及個人 

  領導人出書早已不是孤立事件。上世紀80年代中期,薄一波出版的《建國以來若干重大事件的回顧》,被認為是領導人出書的肇始。 

  進入2000年,領導人出書變得頻繁。2001年,楊尚昆在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了《楊尚昆日記》;李嵐清則連續出版了《李嵐清教育訪談錄》(2003年12月,中國人民教育出版社)、《李嵐清音樂筆談》(2004年9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兩本。 

  朱鎔基的前任李鵬則出版了《眾志繪宏圖──李鵬三峽日記》、 《起步到發展──李鵬核電日記》、《電力要先行──李鵬電力日記》、《立法與監督──李鵬人大日記》等日記體著作。 

  2003年,錢其琛也出版了《外交十記》(世界知識出版社)。該書後來還出版了日文、英文等海外版本。 

  事實上,在當代中國領導人中,朱鎔基本人其實著述頗豐,但均為事務性、學術性著作,幾乎從不涉及個人。 

  上世紀80年代初期,朱鎔基曾經主編(或專著)了一批經濟管理書籍。其中包括1980年天津人民出版社的《現代化管理》、1983年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的《管理現代化》、1984年天津人民出版社的《引進技術改造現有企業教程》以及1985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的《當代中國的經濟管理》。 

  擔任國務院總理之後,朱鎔基的專著包括1999、2000、2002、2003年,每年3月5日的《政府工作報告》,以及2001年3月5日的《關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的報告》。上述專著均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同時出版的還有維吾爾語、哈薩克語等民族語言的版本。 

  此番能有卸任多年的朱鎔基的新書出版,儘管並非對朱鎔基個人的描述,而更像是其經濟思想的匯編,仍然令人期待。 

  《南方周末》2006年曾刊載文章稱,雖然不寫傳記,但朱鎔基對於任職期間一些重大決策的反思和回顧沒有停止:2005年北京的一次清華老同學聚會上,朱鎔基流露出準備系統整理成書的想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