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光介紹說,目前,隨著甲感在南半球流行高峰的平緩,北半球的疫情開始迅速爬升。
開學,剛好是秋天到來的標誌,甲感疫情必然先反映在學校上,主要原因是青少年的易感性,而且由於存在相互傳染的環境,同學之間無論在宿舍還是教室,都是接觸密切。一旦有學生感染甲感,周圍同學往往會因為自我防護能力差而難以幸免,這就是學校會首先發生聚集性疫情的原因。
曾光認為,學校的聚集性疫情只是一個信號,標誌著我國的甲感疫情“第二波”傳播的開始。
談到當前甲感的發展趨勢,曾光表示,近日學校發生的聚集性疫情,從中小學到大學都有,而且大學所占比例較高。
前一段時間,北京市政府就召開防範會議,專門對大學的甲感防控工作進行了部署,“大學生和中小學生不太一樣,大多來自全國各地,甚至可能是世界各地,有的是新生報道,有的是結束暑假從各地返校,這些都有可能將病源攜帶到學校,加之氣候變化等原因,傳播變得比較容易,防控難度加大”,曾光告訴記者。
曾光說,從發生聚集性疫情學校的地域分布分析,甲感病毒已經開始向中小城市傳播。特別是近段時間,中學發生的聚集性疫情,大部分都在中小城市和農村,說明病毒已經不再局限於東部地區的大城市,而是正向中小城市和西部地區傳播,“而且,有可能從學校向工廠、企業和其他人群密集的地方傳播。因此,有必要向全社會敲響警鐘。”
曾光表示,其實,學校在防控方面也有許多優勢——學校的聚集性疫情最容易被發現,有利於及時採取措施;而且,校園內信息流通方便,最容易開展群體防控,採取措施也能立刻生效,這些都是學校在防控方面的優勢所在。
“一點麻痹思想都要不得”
有必要引起全社會重視;兩手策略加強防控
對於甲感的防控,曾光說,對流感的疾病監測資料最新分析表明,過去一段時間,甲型H1N1流感病毒占整個流感檢測病毒的比例,美國等國約在95%以上,我國的香港、台灣等地區也占了較大比例,“而在我國大陸,由於防控工作做得比較好,一個月前大概只占1%多。隨著秋季到來,現在南方已經超過10%,北方地區則接近了6%。因此,甲感確實在以‘令人意想不到的速度傳播’。可以說,隨著秋冬季節來臨,現在一天的傳播速度,幾乎等於過去的一周。”
曾光建議,流感呈幾何級數增長是規律,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一定要採取兩手策略,一是接種疫苗。目前,國家正在爭取時間,在安全性允許的範圍下,將逐步擴大範圍;但是,由於受生產能力、安全性觀察等因素制約,短期內不會非常廣泛。二是學校採取晨檢等相應措施,一定不能放鬆。要對師生開展健康教育,提倡通風開窗,勤洗手,改變拿手揉眼睛等習慣。
曾光同時表示,無論哪種感冒,一定要隔離、休息,必要的時候,也可以採取停課等措施。目前,國內外的經驗證明,健康教育、洗手和隔離傳染源很有效果。
他提醒,對於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一點麻痹思想都要不得,不能因為前階段病情輕微或者認為病毒沒有發生變異,就有大意思想。目前,死亡高度集中的巴西、美國、阿根廷等國家,就是因為傳染到高危人群。只要流行的數量夠大,病情危重的病例就會出現,死亡也會隨之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