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台媒稱解放軍閱兵顯示大陸綜合實力明顯增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9-09 09:40:39  


特種兵方隊官兵在進行閱兵式排面訓練。
  中評社台北9月9日電/台灣《中國時報》8日刊文說,距離上一次閱兵事隔十年,大陸綜合實力明顯增強,邁向崛起的軌跡愈發明顯,而面對的安全挑戰也愈加複雜,使解放軍的建軍任務更加多元。可以想見,今年的閱兵所展現的將是解放軍軍事轉型的縮影,目標是為中國的崛起而背書(支持)。

  今年是大陸舉行第十四次的閱兵,從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到胡錦濤,每次閱兵都有其時代背景和政治目的,同時向內部和國際社會展示,在一定時期內大陸軍隊建設的總體方向。毫無疑問,這次閱兵是為中國的崛起而背書。

  時至今日,最被外界關注的兩次閱兵是在一九八四年和一九九九年。鄧小平在閱兵之前,考慮到文革結束軍紀廢弛,又逢改革開放,因此閱兵釋放強烈的政治信號,一方面彌補軍民關係,強化軍事訓練,同時宣告軍隊中心任務是為改革開放保駕護航。

  鄧小平在一九八四年的閱兵中,雖展示十九種新式武器,但全都是防禦型裝備,采守勢戰略,唯一例外是戰略導彈,告示國際社會不要趁人之危(中國大陸忙於改革),因為大陸具備戰略反擊能力。

  一九九九年的大閱兵,堪稱是解放軍機械化程度最高的一次,推出四十二種大型主戰平台,裝甲車輛最多,強調空地一體,還有空中加油機,展現一定的遠距投射能力,質量建軍初具成效,並從守勢戰略轉向攻防兼備。

  事隔十年,大陸綜合實力明顯增強,邁向崛起的軌跡愈發明顯,而面對的安全挑戰也愈加複雜,從傳統安全到非傳統安全,使解放軍的建軍任務更加多元。可以想見,這次閱兵所展現的將是解放軍軍事轉型的縮影,目標是為中國的崛起而背書。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