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9月10日電/“內閣”改組腥風血雨,沒想到,天下第一部“內政部”的寶座,既非交給地方百里侯,也非寄予重量級黨務人士,竟是落到了無黨無派的江宜樺頭上。角力盡出的黨內勢力,對馬英九的這一招棋,想必萬分驚訝錯愕。
中國國時報指出,讓黨內跌破眼鏡的,並非江宜樺的能力,而是這位非國民黨籍、學者性格濃厚、且首度出任公職的台大教授,竟能在短短一年四個月的考驗下,躍過資深官員的經驗、閃過名嘴輿論的攻擊,從棘手的政見落實管考、政府組織改造、災後重建安置中,安步當車快速超前,成為“馬吳體制”中備受肯定的新銳政治明星。
美國耶魯大學政治學博士的江宜樺,曾是馬蕭陣營憲政民主白皮書、教育政策白皮書起草者之一,長期關心“國家”認同、族群和諧、組織再造、憲政議題。外表斯文、講話溫和的他,深受馬劉高度信任,全身上下卻聞不到一點官僚和黨味。官員形容,執行起馬英九的政見,江宜樺的“硬度韌性都不容小覷”,光為了組織改造要不要併掉“僑委會”,江跑遍歐美說服僑界,儘管馬不裁了,但僑界對他“軟的更軟、硬的更硬”無不印象深刻。
“劉內閣”上台後,節奏緩慢、效能低落是最大的批評,但一聽到公文旅行,江宜樺馬上開會訂出檢討機制;各部會胳臂往裡彎忙著自我辯論,研考會卻自揭瘡疤,自己先罰進度嚴重落後的故宮、台鐵等計劃;不少“閣員”看到媒體拔腿就跑,政策說明能躲就躲,江宜樺卻往往帶隊親征,記者說明會一開一、兩個小時還欲罷不能。
江宜樺為官從容、掌握民意的秘訣,就在“別人批評之前,先刮自己的鬍子”。面對吳“內閣”想一展新局,龐大複雜的重建工作、長期深遠的“國土”規劃、改制延期的縣市選舉、地方利益的敏感分配,將是“內政部”未來最迫切的重要施政,也是江宜樺難以迴避的嚴峻考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