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資料:解放軍歷次重大精簡整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9-11 10:33:07  


解放軍陸軍士兵列隊
  建國後,中國人民解放軍歷次較大的精簡整編。

  第一次精簡整編。新中國成立初期,人民解放軍總兵力達550萬人。1950年6月,全軍參謀會議精簡整編方案中規定全軍定額400萬人。當年全軍即複員23.9萬餘人。不久,朝鮮戰爭爆發,精簡整編工作終止。到1951年底,全軍總兵額至627萬人,是解放軍歷史上兵力最多的時期。

  第二次精簡整編。1951年11月中央軍委召開整編會議,規定到1954年把全軍總員額控制在300萬人左右。1952年1月,根據毛澤東批准的《軍事整編計劃》,國防軍步兵部隊從258萬人減為135萬人,軍兵種部隊由61萬人擴大到84萬人,總部和各級機關由112萬人減為38萬人,院校由10.8萬人擴大為12.8萬人,地方部隊95萬人改編為公安部隊,全軍總定額保持在300萬人左右。

  第三次精簡整編。1953年8月28日,中共中央又作出軍事系統(包括公安部隊)應再整頓組織、精簡機構的冗員、提高部隊質量的緊急指示。隨後,全軍進行了精簡整編。截至1953年9月底,全軍部隊人數減到420萬左右。在此次整編尚未結束之際,1953年12月,全國軍事系統黨的高級幹部會議決定,把全軍簡編為350萬人,在體制上重新設立中央軍事委員會,設立國防委員會和國防部,並形成八總部(即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幹部部、總後勤部、總財務部、總軍械部、訓練總監部、武裝力量監察部)領導體制,同時還將6大軍區改劃為12大軍區(即沈陽、北京、濟南、南京、廣州、武漢、昆明、成都、蘭州、內蒙古、新疆、西藏軍區,後又組建福州軍區,發展為13大軍區),將軍區體制由四級改為三級(即軍區、省軍區、軍分區,並延續至今)。到1954年6月全軍已精減47.2萬餘人,到年底基本完成計劃。

  第四次精簡整編。1957年1月,中央軍委根據黨的“八大”會議減少軍費的精神,召開軍委擴大會議,通過了《關於裁減軍隊數量加強質量的決定》,確定全軍總人數再裁減1/3。要求3年裁減130萬人左右,將全軍壓縮至250萬人左右(實際上減至240萬人左右,為全軍人數最少的時期)。此次整編重新恢復了三總部(即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後勤部,並延用至1998年)體制,撤銷了公安軍、防空軍,將防空軍與空軍合併,同時壓縮調整了軍事院校,設立了軍事科學院和國防部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到1958年底,全軍成建制地集體轉業或移交地方的有1個軍部、46個師、30餘所醫院和30餘所院校。全軍總人數在1956年的基礎上精簡36%。全軍總人數與新中國建立時相比,精簡61.2%。

  第五次精簡整編。1966年以後的一段時間里,部隊組織編制混亂,比例失調,機構臃腫,幹部嚴重超編,軍隊員額繼續擴大。到1971年,全軍總人數與1965年相比,又增長20%多;同1958年相比,增長1.53倍。到70年代中期,全軍員額又突破了600萬。1975年6月24日至7月5 日,中央軍委召開具有歷史意義的軍委擴大會議,集中討論和重點解決了壓縮軍隊定額、調整編制體制等重大問題。決定3年內將軍隊減少60萬人。從1975年第四季度開始,陸軍部隊和軍區機關進行了整編;鐵道兵地鐵部隊、部分工程建築部隊和縣、市中隊移交地方有關部門;撤銷了部分空軍軍部、高射炮兵師、地方獨立師和步兵師。到1976年,軍隊總人數比1975年減少13.6%,精簡整編工作取得很大成績。後來,精簡整編任務因受江青反革命集團的干擾破壞,沒有完成就停了下來。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