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聯合晚報:以司法公正拆解藍綠壁壘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9-12 15:45:35  


  中評社台北9月12日電/聯合晚報今天的社論指出,陳水扁案一審宣判,“卸任元首”遭處無期徒刑,創下歷史難堪的一頁。他的支持者猶意圖抗爭,而多數民眾縱然欣慰正義伸張,恐怕仍感沉重。扁家的貪污案是“國家”的傷痛與恥辱,如今扁遭處重刑,社會需要療傷止痛,希望從這個醜聞中得到一點正面教訓。

  社論說,扁案如此判決,藍綠雙方容或仍有過輕、過重之辯,但對整個社會具有心靈上的暮鼓晨鐘的作用。對“卸任元首”懲以重罪,具有重大的司法意義,確定了權貴犯罪受到與庶民同等審判的對待。台灣的政治制度,不但使一人一票選出“總統”,亦有司法機制將“卸任總統”的貪行繩之以法,這是民主法治彌足珍貴之處。

  陳水扁曾經是台灣政治史上一名高明的行銷能手,也是最能煽惑人心的政治人物,所以他至今仍有信眾追隨。但另一方面,扁家的貪瀆行徑,就算在許多事實未被調查揭露之前,就已激起過大規模的紅衫軍抗議行動,使台灣瀕臨了一場巨大的社會動蕩。可以說,他是台灣社會分裂對立的一個關鍵因素。唯其如此,如若他的犯罪事實始終未能釐清,未能受到公正公平公開的調查審理,則社會的疑惑不能解答,正義不能實現,永遠有一個傷口難以彌合。

  而必須承認的是,這件司法案件的審判,是在藍綠嚴重分歧與分裂的社會氣氛中進行的,它的判決結果仍難避免藍綠兩極的評價與解讀。稍可告慰者,根據聯合報系民意調查,在兩極意見之外,仍有近半數民眾認為這次司法審判“公正客觀”。社會的確需要這樣的中流力量幫助逐漸脫離偏見,也才能弭平爭議。

  後續的二審、三審司法過程,仍將受萬眾矚目,司法人員因此必須更加“臨深履薄”,尤其在遵守程序正義方面要步步為營,絕不能有一絲漏洞落人口實。司法唯有展現廓然大公,才能拆解藍綠壁壘,而讓政治陰影遠離。而已在扁案漩渦中沉溺許久的台灣民眾,應該走出此一泥沼,把扁案回歸成一司法案件看待。司法的歸司法,政治的歸政治,讓老百姓從庶民日常生活中找到平靜。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