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珠三角遭遇“用工荒”尷尬 經濟未全面回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9-14 08:30:52  


 
  企業和農民工各有難處 

  就在各家企業為“用工荒”而焦頭爛額之時,前來找工作的農民工卻普遍反映“就業難”。 

  湖北來的小陳在人才市場奔波了三天,都無功而返。小陳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他在深圳所找的企業中,幾乎所有的底薪每月都不超過1000元。即使加班,月薪也僅有1500元左右,而且許多企業不包吃住。珠三角的高消費水平讓他感到生存艱難。 

  “不僅是在深圳招不到工人,去內地同樣招不到。”正展電子招聘負責人張先生表示,以前內地技工學校想要推薦工人,校方都要支付給企業一定費用。現在正好相反,企業每招一個工人都需要付給校方費用。 

  張先生坦陳,企業已意識到薪資水平低是“招工難”的主要原因,但由於企業利潤有限,生存本已艱難,缺乏能力為工人加薪。 

  美益香料的樊翔翔認為,“用工荒”跟工資水平有關係,珠三角製造業工人的實際工資很多年都沒提高,加之生活成本加大,導致很多農民工不願到工廠幹活。 

  以東莞為例,目前最低工資標準為770元,低於長三角的一些城市。東莞的很多工廠以此作為薪資底線,工人高出底薪的收入完全靠加班來賺取,工人福利待遇增長水平遠低於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同時,農民工游離於城市體制之外,享受不到城市人應有的子女入托、入學、住房、養老、醫療等方面的保障。 

  對工人的薪資要求,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的東莞幾家公司的招聘代表表示,會提高工資,但幅度不大。一家五金廠的招聘代表稱,一方面是搶人才,不調高點工資,招不到人;另一方面,經濟剛剛好轉,以後會怎樣還不能確定,還要考慮人才成本,不敢大幅調高薪資水平。 

  中小企業成“重災區” 

  中國證券報記者發現,面臨招工難的主要是中小企業,大企業情況較好。 

  正展電子招聘負責人張先生表示,像正展電子這樣生產連接器的中小企業很多,但真正上規模的並不多,對工人吸引力並不明顯。 

  小陳就是這樣一個例子。他一心想找個大廠,這樣兩三年的工作會較穩定,從而為未來發展積攢更多經驗。“我跑了幾天後發現,來招工的有許多都是小企業,訂單不穩定,有訂單就做,沒有訂單就解散。”小陳認為,儘管企業多,但真正成規模、效益好的企業不多。 

  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畢業的小劉也在尋覓能讓他安心的大企業。小劉表示,他對中小企業的穩定性和內部管理存在擔憂,拖欠工資、克扣福利的事情時有發生,工作流動性較大。中國證券報記者在深圳龍觀人才市場看到,正為找一份好工作而發愁的青年農民工並不在少數。 

  對於珠三角中小企業所處的困境,深圳龍觀人才市場副總劉紅認為,政府需要加大扶持力度,適當給予中小企業以稅收等方面的政策優惠,提升中小企業盈利空間,這樣才能擴大中小企業的規模,為工人提供有競爭力的薪資待遇。 

  正展電子招聘負責人張先生表示,成本快速升高,中小企業利潤不斷縮小,未來不排除會遷往內地,以降低人工成本並獲得當地政策優惠。 

  “內地近年來經濟發展加速,企業工資水平與珠三角相差不大,加之生活成本低,許多農民工願意就近就業。”劉紅表示,長三角薪資水平比珠三角高,加之福建等地快速發展,珠三角吸引力正在下降。 

  中山市火炬開發區永福職業介紹所的莫老板認為:“現在物價高,生活費用高。工資低了,農民不願意進城務工。而提高工資,很多企業認為還不如搬到內地去。珠三角實施產業轉移政策,已有很多企業遷到內地去了,農民可以就近就業,自然不願跑到工資沒有優勢的珠三角來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