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董建華:相信香港十年內經濟水平能翻一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9-16 08:55:46  


中美交流基金會創會主席、現任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出席美國商會午餐會並發表演說
  中評社香港9月16日電/今年是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亦是中美建交三十周年。中美交流基金會創會主席、現任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昨日出席美國商會午餐會時表示,六十年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經濟、民生和人權等各方面都有明顯改進。可以說,在人類歷史中,從未有過像當今中國一樣,能在如此短時間內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和變化。在談及中美關係時,他認為,西方國家以冷戰時期的思維看待中國,雙方需要加強交流,建立互信共同解決問題。

  大公報報道,董建華說,在慶祝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之際,希望向現場嘉賓介紹建國前後,人民在生活上的變化。他說:“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前,當時無政府組織,人民都要挨餓,亦沒有教育部門,沒有醫療保障,更不用說社會治安的保障,人均壽命亦只有三十五歲。現在,九年義務教育惠及每個兒童,醫療及社會保障不斷改善,人均壽命達到七十三歲。”

  董建華為祖國六十年來翻天覆地的變化感到驕傲。他說:“六十年過去,祖國起了巨大的變化,經濟發展躍升到全球第三位,我們可以很自豪地說,在人類的歷史中,從未有過一個國家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為廣大的人民取得如此巨大的變化和成就。”

  經濟發展躍升全球第三位

  今年是改革開放三十周年,董建華表示,改革開放政策的成功,令祖國迅速被世界認可,亦讓祖國的發展越來越充分地與世界的發展相聯繫。

  他說,中國的外交政策在世界起到重要作用,“和平發展是中國一向的追求,中國人‘以和為貴’的傳統思想,是維護世界和平、和諧的一股重要力量。”

  自一九七九年中美建交以來,雙方關係不斷改善,日益緊密。董建華說:“中美兩國作為二十一世紀全球最重要的雙邊關係,有良好的發展,並逐漸建立互信。”他表示,中美交流基金會的創立,為兩國關係起到促進作用,他作為基金會的主席,以後會作更多努力加強雙方交流。

  董建華表示,中國將繼續與美國及世界其他國家就氣候變化、環境保護、能源安全、武器擴散、國際恐怖主義威脅、世界金融危機及貿易保護措施等問題進行共同協商,積極謀求解決方案。董建華指出,由於西方國家對當今中國的發展不了解,受冷戰思維的影響,在一些地區對中國有些過時的認知,在某些問題上產生誤解,需要多加強溝通交流。

  有信心中美可達貿易共識

  在午餐會上,董建華回答了在座人士的提問,當中涉及中美建立互信、防止貿易保護主義、香港在珠三角經濟發展的地位、中美日三邊關係等多方面。董建華表示,貿易保護主義在任何時候都有危機,雙方需要冷靜處理問題,亦要顧及共同利益,他有信心最終可達成共識。

  中美兩國近來在輪胎稅方面產生糾紛,對於如何避免類似問題再發生,董建華說,貿易保護主義在任何時候都有危機。他說,面對緊張的局勢,雙方需冷靜處理問題,由於中美關係十分重要,他有信心在照顧雙方共同利益的基礎上,是可達成共識的。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