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活雷鋒中西有別 華人在美做義工的施與得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9-19 10:10:07  


 
  劉不屈 義工之家樂無窮 

  洛杉磯華商劉不屈、王明娟夫婦與現年17歲的女兒劉雅懷、兒子劉開懷一家四口都樂當義工。劉不屈指出,早在十年前,他就開始為一個家庭中心做義工,主要與親子關係有關,幫助父母學習如何跟自己的孩子溝通,後來他先後在幾個機構做過義工,直至2006年加入美國愛心第二春文教基金會,任洛杉磯辦事處聯絡人。 

  劉不屈最初加入義工行列時,發現那些義工生活狀態跟一般人不一樣,都很知足快樂,而且這種快樂是打心里洋溢出來的,因為義工覺得“被人需要”,獲得心靈上的滿足,他希望自己也跟他們一樣。他說:“由於我們做義工受益很大,所以全家四口都參與,兒子劉開懷八歲就參加童子軍,練習服務小區,去年11歲他就幫加州Chino Hills市種樹和掃街。我們認為,讓他和不同族裔而且熱心公益的孩子們交往,除了建立好的價值觀以外,這些朋友都能一生互相扶持。” 

  他做義工的另一個原因,是有感孩子們的生活環境太好了,不知人間疾苦,不懂感恩,“我女兒以前老問為何不給我買東西?”他暗暗打定主意,不要說教,只需去做就行,以身作則比什麼都重要,百聞不如一見。讓他們看到這個世界,還有很多人生活在落後貧困中,很可憐。 

  在人生觀方面,做義工對他的待人處世有很大影響。劉不屈說:“身在福中要知福,人生快樂要感恩。” 

  霍滿棠 血濃於水助同胞 

  紐約華商、古董收藏家霍滿棠樂當慈善義工,但為人低調,經常做善事不留名、不宣揚。他透過一些慈善機構和社團,去醫院探訪一些無親無故的絕症病人,或駕車接送癌症病人做化療等,他也經常捐助一些突遭橫禍的不幸人士,或通過華人善終會為孤苦無依的死者料理後事。他自言自己是“一等公民”,在美國奉公守法交了幾十年稅,還未享受過美國的福利,他對美國只有貢獻,所以談不上“回饋”。基於血濃於水的關係,他覺得自己的同胞最需要幫助。 

  他自從認識美國生活教育基金會一群朋友,包括會長馬業廣、王正柱等,他們專門幫助大陸邊遠地區的少數民族貧童上學接受正規教育,他通過到大陸實地考察,訪貧問苦,找到了未來的“退休節目”,決定盡一己之力,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如他曾為山區人民建蓄水池和發電站。 

  新澤西州華商、生活教育基金會骨幹王正柱也說,美國的義工服務精神,讓他找到退休後的人生方向,令他生活充實,人生更有意義,“施比受更有福”。 

  龔小夏 政治義工天地寬 

  義工服務提供人們改造社會及幫助他人過更好生活的機會,被視為美國民主與文化特質一部分,義工個人也從其服務中受益。 

  來自中國廣州、擁有哈佛大學社會學博士學位的龔小夏指出,義工可分政治義工和慈善義工兩種。政治義工是美國政治制度一個重要支柱。大家參與,都有主人翁精神。候選人選舉的成敗,義工工作非常重要,有時義工的作用甚至比候選人還重要。 

  龔小夏目前正在參選維吉尼亞州眾議員,她說,美國的義工活動被視為文化特質的一部分,她長期做“政治義工”,曾在總統大選中為希拉里做義工競選。現在她自己出來競選眾議員,獲得很多人支持,為她做義工。主流媒體“華盛頓郵報”以顯著篇幅報導她參選。 

  龔小夏說,移民回饋美國社會,參政是快捷方式,她希望今年11月選舉,能為華裔創造歷史,成為維州州議會首位華裔議員。假如她勝出,義工功不可沒。她認為,要想在美國主流社會為少數族裔爭取權益,華人一定要發聲。她競選的維吉尼亞州46選區,三分之一是移民,其中亞裔占總人數16%,她希望通過選舉,鼓勵移民參與政治。 

  龔小夏說,從宣布參選以來,她最重要的任務是接觸草根選民,她和義工們已挨家挨戶訪問超過六、七千位選民,更加深了對美國義工精神的認識。她的義工初期是白人多,華人少,最近有許多少數族裔義工加入她的競選班子,包括來自埃塞俄比亞、蘇丹、索馬里等國移民,全副身心投入她的選舉,大家都是為了一個共同信念,既辛苦又出力出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