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信息化成解放軍建設重點 海防哨所已通光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9-21 16:28:50  


國慶50周年受閱的新型坦克。(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9月21日電/中廣網消息:60年前新中國成立時,參加閱兵的指戰員們是手拿“萬國牌”的武器裝備,用騾馬拉著火炮通過天安門。如今,人民軍隊已經發展成為諸軍兵種合成、具有一定現代化水平並開始向信息化邁進的強大軍隊。特別是近年來,我軍不斷推動軍事訓練改革創新,逐步實現由機械化向信息化條件下軍事訓練的轉變,全面提高了一體化聯合作戰能力。

  國慶前夕的採訪中,首都閱兵總指揮房峰輝中將談起了自己從軍幾十年來部隊的變化:回想起我當團長時正是改革開放初期,那時部隊還沒有完全脫離騾馬化;當師長時部隊裝備性能有了很大的改進,部隊基本實現了摩托化;當軍長時,部隊已經有了先進的自行火炮、裝甲車輛,以及較為先進的指揮自動化系統,逐步向機械化和信息化方向發展。我感到,我軍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

  信息化,已經成為我軍建設的重點,滲透到部隊發展的方方面面。

  (報告師長,接到一級戰備命令……)今年9月1號上午8點,沈陽軍區某師接到“跨越―2009”演習作戰命令。師長孫永波:戰場在哪塊?是什麼環境?可能會遇到什麼情況?我們都是臨機處理。孫永波派出的第一支部隊,是攜帶尖端信息化裝備的偵察分隊,於3個小時之後飛赴千里之外的演習地域。偵察分隊指揮員、副師長馮忠國:把信息先導作為整個作戰的重頭戲,這符合現代作戰特別是未來信息化作戰環境特點。偵察分隊包括衛星偵察、雷達偵察、戰場電視偵察等等,信息化科技含量極大提升。

  演習全過程中,偵察分隊克服強電磁干擾,把作戰情報源源不斷的發回師指揮所和空軍兄弟部隊,成為陸空一體化聯合作戰克敵制勝的關鍵。

  通信指揮學院教授沈樹章說,近年來我軍的信息化建設邁上了三個台階:第一步是信息基礎設施不斷發展,通過光纖一直延伸到每一個部隊駐地和海防哨所。第二個是數據鏈系統嵌入武器平台的指揮控制系統,發生質的飛躍,使指揮員能實時指揮和控制我們武器系統。那麼第三個飛躍是通過我們打造新一代指揮信息系統,使指揮準確性大大提高。

  國防大學軍隊建設研究所所長歐建平說,我軍要把信息化建設的步伐堅定不移的走下去:正像胡錦濤主席說的,要轉變戰鬥力提高的生成模式。戰鬥力生成模式是什麼呢?是依靠科技提高戰鬥力!我們現在信息化水平和過去相比有了一個巨大的發展和飛躍,但這也是我軍今後要發展一個主要方向。


    相關專題: 新中國成立60周年 大閱兵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