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G20第3次峰會今召開 反貿易保護成焦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9-24 09:04:43  


 

中國希望取得四方面成果 抵制保護主義抬頭

  國家主席胡錦濤將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三次金融峰會,在峰會上闡明中方對推動世界經濟復甦、改革國際金融體系、解決全球發展不平衡等重大問題的看法和主張,介紹中國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而採取的舉措以及取得的成效。

  按照中方此前作出的表態,中方希望此次峰會在以下四方面取得積極成果:第一,繼續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推動世界經濟迅速復甦;第二,按照倫敦峰會制定的時間表,積極推進國際金融機構治理結構改革,增加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發言權和代表性;第三,促進共同發展,關注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最不發達國家的發展問題;第四,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推動多哈回合談判早日取得全面、平衡的成果。特別是在國際金融機構治理結構改革和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方面,中方的立場與觀點能否得到各方響應與支持,仍存在一些不確定性。

  此外,美國近日對中國實行輪胎特保措施,被普遍認為將引發全球貿易保護主義重新抬頭。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22日在紐約會見美國總統奧巴馬時說,美方對中國輸美輪胎採取特保措施不符合兩國利益,類似事情不應該再次發生,中美雙方更應該堅定反對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不少分析人士也指出,眼下全球經濟復甦剛剛起步,需防範經濟再平衡問題轉化為貿易保護主義情緒。

  中國社科院世經政所國際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張明認為,當世界經濟開始恢復的時候,各國會更加重視自己的貿易賬戶,促進出口,通過貿易順差拉動經濟增長。還有專家指出,要改善全球失衡,負有主要責任的美國要做出表率,採取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開放市場,放開出口,不能一味地濫發美元為赤字融資。

媒體更多表達擔憂 G20峰會難題仍多

  金融危機過去了一年多,全球經濟形勢逐漸顯露出復甦的跡象,而此次峰會前,媒體的評論更多表達出的仍是擔憂。

  《香港商報》日前刊文指出,G20峰會難題仍多,各國決策者都深知目前的趨穩只屬表象,金融體系的諸多問題只因各國央行的“量化寬鬆”大放水措施所暫時掩蓋,如不及早處理,則到退出放水時,原本的問題便將重現。另一方面,改革又面臨步調快慢的困局。加強銀行的風險管理及承受度有宏調收緊效應,因而對復甦不利,故G20多會傾向推遲實施。但現時由於大放水引致流動性過剩,金融泡沫、商品泡沫,甚至樓市的人為回穩等正相繼出現,市場的風險意識又再回落而投機漸熱。

  新加坡《聯合早報》刊文《G20會否退出歷史舞台?》說,即使發達國家出於發展中國家的呼聲和要求,而把G20峰會繼續延續下去甚至機制化,但這不意味著G20的地位和作用就不會被弱化,要想G20繼續存在下去,現在就必須思考未來的定位問題。危機過後的G20路在何方?是走向機制化還是逐步被邊緣化,甚至退出歷史舞台?這不僅取決於金融危機的發展進程,更取決於各成員國的利益考慮與政治智慧。

  香港《大公報》刊登社評《滯泡形勢凶險 須防爆新危機》指出,20國集團(G20)的峰會開鑼前仍有爭議,實體經濟方面注視焦點是退出問題,各國均認同目前環球經濟復甦未定,刺激方案仍須繼續,暫未是退出時候。更為深層的問題則是,在刺激方案下,要應付的是一系列由此帶來的新問題。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胡錦濤出席聯合國大會、G20峰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