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奧運冠軍紛紛落馬 多人無緣全運金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9-25 13:25:04  


  中評社北京9月25日電/全運會的整體水平雖然不及奧運會,但奧運冠軍摘取全運金牌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全運會目前結束的體操、擊劍、跆拳道等三個單人項目中,14位北京奧運會冠軍只有其中的5位在本次全運會上斬獲了個人項目金牌。

  冠軍如雲的體操賽場是十一運最具關注度的項目之一。但出人意料的是,體操12個北京奧運會冠軍中,只有鄒凱、肖欽、何可欣、鄧琳琳得了全運冠軍。其餘有的是諸如楊威、李小鵬、程菲因各自原因未能亮相全運賽場,有的是在全運會賽場上遭遇到了強有力的阻擊。

  與北京奧運會一樣,鄒凱、肖欽分別奪得自由體操和單杠、鞍馬冠軍,但並不是所有奧運冠軍都像他倆那麼如願。將十一運作為收幕戰的老將黃旭,連獎牌的邊也沒有摸到;而前三年在世界賽場戰無不勝的“吊環王”陳一冰遇到上海選手嚴明勇的強有力挑戰,最終只獲得第三。陳一冰賽後沮喪的表示“第二和第八都沒區別,沒獲冠軍都是遺憾”。

  肖欽雖然奪冠,但他和陝西隊的張宏濤最終得分均是16.300分,近五年來在國際比賽保持全勝的“鞍馬王”只是憑借完成分較高的優勢才驚險奪冠。

  而體操女子賽場,五名奧運冠軍同樣不是絕對主角。除鄧琳琳、何可欣分奪個人全能、高低杠金牌外,其他項目金牌均流入新秀囊中。

  除了體操,北京奧運會力挫群雄挑得男子佩劍個人金牌的仲滿也失意全運賽場,個人賽他甚至被擋在半決賽門外。如果不是在團體賽重現神勇,旁觀者很容易懷疑他是不是一年前那位英俊瀟灑的神秘劍客。

  24日,十一運乒乓球賽場也拉開了帷幕。決賽圈剛剛開戰,但張怡寧、馬琳、王勵勤的十一運征程已注定不會完美,張怡寧的女雙和混雙,馬琳的男雙和混雙,以及王勵勤的混雙,都沒有闖進決賽圈。需要提醒的是,他們三人幾乎奪得過這些項目的世乒賽冠軍,甚至是奧運冠軍。

  全運會為何成為奧運大佬的“傷心地”?細細分析,原因多多。

  體操大佬的“落魄”原因較多。黃旭完全受制於新規則的實施。根據慣例,今年是國際體聯實行新規則的第一年,對於年已三十且準備退役的黃旭來說,練習新動作的難度大大高於年輕選手,上屆奪得吊環冠軍他甚至早早放棄了這一項目的爭奪,目標僅定於團體獎牌。新規則的實施,也給奧運冠軍帶來不少衝擊,像張宏濤差一點撼倒肖欽,嚴明勇挫敗陳一冰,多少沾了難度分高的光。而仲滿個人賽名落孫山,和過早與名將王敬之狹路相逢有一定關係,奧運奪冠後壓力陡增的仲滿自身也未調整好心態,比賽中出現的“粗口門”事件就是例證。

  相比之下,三位乒乓球明星缺席雙打賽,倒不讓令人費解。中國乒壇,歷來有全運會比奧運會、世乒賽難打的說法,沒有獲得過全運會的世界冠軍足以排成一個長隊,其中包括郭躍華、孔令輝、童玲等名角兒。如此看來,張怡寧三人無緣雙打賽並不意外。

  目前,全運會只結束了跆拳道、擊劍、體操3個單人項目角逐,奧運冠軍在這幾個項目已無明顯優勢可言。但要知道,全運會還未開幕,接下來的乒乓球、羽毛球、舉重等項目,奧運冠軍們無疑將接受更大的考驗。

  一些中國傳統優勢項目的全運會爭奪,其慘烈程度和競技水平本來就不在奧運會、世錦賽之下。奧運會的參賽名額有限,奧運會人選本身在選拔時就未必具備絕對的實力優勢,多少還有些平衡地方利益的考慮。此番全運賽場相遇,憋足了勁的對手,以更強的鬥志投入比賽,奧運冠軍要想捍衛榮譽難度可想而之。所以有奧運冠軍甚至未能進入決賽圈的例子,比如張怡寧的女雙和混雙,馬琳的男雙和混雙,以及王勵勤的混雙等等。

  此外,奧運後的一年,奧運冠軍和非冠軍的生活可謂是天差地別。各式獎勵、表彰、廣告代言,讓奧運冠軍的生活和奧運前形成了很大的反差,在這種情況下,保持巔峰的競技狀態確實太難。此次代表江西拿下女子跆拳道49公斤級金牌的吳靜鈺就深有感觸,奪冠後她表示,“比賽過程並不難,但之前的準備對我來說太難了。奧運前是集全國的力量服務我們,奧運後在省隊就不是這樣了,又參加了很多活動,讓我迷失了自己。”等到全運開幕之後,多個強勢項目開戰之時,無名小將挑落奧運會冠軍的“好戲”就會讓你見慣不怪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