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天津黑馬姿態力逼 與廣州暗戰“中國第三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9-28 09:42:52  


 
  彭澎與陸磊保持了一致的看法,“證券資本市場沒法再搞,這是毫無疑問的,這就是一個致命的弱點,這個弱點只能靠期貨、代券、產權交易、中小企業融資、創投基金等等這些方面去發展。如果這些資源培養不起來,那就很難打造深層的競爭力了。我對廣州這方面確實有很多擔憂,廣州能不能把這個金融中心打造起來。”

  從期貨業務來看,在20世紀90年代,廣州是全國期貨發展的一個重要的期貨城市,但是在1998年被國家叫停以後,廣州的期貨一落千丈。自從2004年,廣州明確提出要恢復期貨交易所,一直都在呼籲,但是困難重重。

  彭澎說:“我是感覺到有一個瓶頸。我們被卡住了,找不到突破,那就是瓶頸了。我覺得,好像是缺乏什麼應對招數一樣的感覺。比如說提出了發展期貨,怎麼去發展呢?好像沒有明顯的突破手段,而在天津,這些年在金融上不斷有新政出台,比如說港股的直通車,雖然沒有成功,但是中央就先在天津試點了,那個也是突破吧。”

  儘管有金融方面的嚴格限制,彭澎認為,金融工作的進展不利,也與廣州市政府部門的行動能力不足有一定關係。彭澎曾參與廣州市建立科技銀行的一個方案規劃。但方案交上去了,遲遲不見實施。本來有“先行先試”的先機,結果卻被杭州走在了前頭。彭澎分析道“是什麼原因呢?因為先行先試,並不意味著別人就不準做呀,沒有說只準你廣東做,其他省份就不能做,所以這樣看來呢,我們有的時候是自己高估了這個政策的優勢。因為我覺得現在從全國來講,廣州在政策上希望取得優勢的可能性是極小的。”

  彭澎明顯感受到,30年來形成的廣東人“敢闖敢幹,敢為天下先”精神,近年來正在慢慢弱化。

  木桶的短板,決定了其能盛多少水。顯然,廣州的金融短板決定了廣州能走多遠。然而,要修復這塊短板,不是一兩天就能夠實現的一個目標。有專家表示,“既需要廣州決策層的眼光,更需要重新拾起曾經的魄力,制定一個不是停留于應景層面,而是既具有操作性又有前瞻性的一個方案,以及細化可突破的具體目標,顯得尤為重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