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胡錦濤著中山裝 台媒:既革新又有傳承意味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0-02 11:30:21  


胡錦濤首度穿中山裝主持閱兵大典,既有革新卻又不失傳承意味,可說用意深遠。
  中評社香港10月2日電/國家主席胡錦濤1日身穿深色中山裝,主持新中國成立60周年閱兵儀式。台灣今日新聞報道,胡錦濤是中央軍委主席,首度穿中山裝主持閱兵大典,既有革新卻又不失傳承意味,可說用意深遠。

  報道說,這種把立領改為翻領,並加上4個對稱口袋的服裝,既然名為中山裝,當然跟孫中山有關。因為彰顯政治傳承的關係,中國許多政治領袖如蔣介石、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都經常穿著中山裝。

  西方媒體多不識這個“政治圖騰”的起源,後知後覺,只看到毛澤東一天到晚穿著它,所以英文裡都稱它為“毛裝”(Mao suit);中國本身卻從未有如此稱呼。日本人則稱它為“人為服”。而英國一項展覽曾展出“十套影響世界的服裝”,“中山裝”亦名列其中。

  有關中山裝的創作起源,最普遍的說法,它是來自南洋華僑的企領服。孫中山1902年在越南籌建興中會分會時,委托河內一位來自廣東的裁縫黃隆生生產第一套中山裝。孫中山采當時南洋華僑流行的立領代替西裝的硬領,又將立領服的三袋改為四個,可放筆記、紙筆及工具等東西,以方便學習或工作。

  此外,也有人指出中山裝的主要參考來自中國。孫中山以中國地方便服為基礎,加入西裝的硬領及多袋等特色而成。有考證指出1916年時,孫中山委托寧波(榮昌祥)裁縫王才運裁出第一套中山裝。

  據了解,孫中山曾闡述“中山裝”的思想和政治含義:衣服外的四個口袋代表“四維(即禮、義、廉、恥),前襟的五顆鈕扣和五個口袋(一個在內側),分別表示孫中山的五權憲法學說(行政權、立法權、司法權、考試權,還有監察權在領口(鈕扣)和內側(口袋),以彰顯監察權的人民監督作用);左右袖口的三個鈕扣則分別表示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和共和的理念(平等、自由、博愛)。

  衣領為翻領封閉式,表示嚴謹的治國理念;衣袋上面弧形中間突出的袋蓋,筆山形代表重視知識分子,背部不縫縫,表示國家和平統一之大義。

  這個故事,在大陸著名連續劇《走向共和》(滿清末代王朝)的大結局裡亦有提及;設計“中山裝”的場景是在中國國內。還有一說法是,1919時年孫中山將自己穿過的日本陸軍服拿去上海的亨利服裝店改為便服,成為中山裝的起源。但這種說法惹起不少反彈。


    相關專題: 新中國成立60周年 大閱兵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