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60理由預言中國 外媒盡情評說中國60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0-03 10:36:14  


  中國成為世界一個支點,外媒“60個理由”預言中國。

  摘要: 

  韓國《東亞日報》:中國一開口,奧巴馬和查韋斯都會關注。

  印度NDTV電視台:當今中國是一個支點,整個世界圍繞著它。

  加拿大《國家郵報》:60年間中國軍隊邁進與經濟增長並行不悖。

  韓國《朝鮮日報》:中華人民共和國幫助提高了該國的全球地位。

  英國《每日電訊報》:頭一次你能感到一種人之精神的解放。

  《俄羅斯報》:中國已從一個封閉的國家變成一個開放的社會。

  國慶60周年激發了世界全方位評說中國的興趣,而我們也因此突然間有了大量鏡子從不同的角度審視自己。在等級森嚴的印度,有媒體用受孤立的國際“賤民”和 “全球強國”來對比一甲子前後的中國,奧地利《新聞報》則評論這是“世界上從未有過的轉型”。世界這幾天對新中國60年說得最多的一個詞是“難以想象”。

  在 GDP、外匯儲備等大量數字面前,世界媒體普遍承認中國人“有慶祝的理由”,同時不少媒體也提出它們的憂慮和質疑,表露出不服氣,擺出一連串各自眼中的 “中國難題”,日本一名學者甚至稱,“中國內臟”患上了疾病,應該提醒中國。中國學者金燦榮認為,中國現在的發展已經超越了西方的知識範疇。他們不理解中國是很正常的,而且中國的古代學說無法解釋現代,而現代學說還沒有產生,中國的知識分子自己也沒解釋好中國。
  中國成為世界一個支點 

  “中國一開口,奧巴馬和查韋斯都會關注。”韓國《東亞日報》29日評說新中國60年變化時用了這樣一個標題。文章寫道,“60年前可不一樣。1949年10月 1日,新中國成立的時候中國處於歷史上的最低谷。宣布建國的瞬間也響著內戰的槍聲。中國在60年的時間裡克服了許多困難,如今赫然成為了世界的主角”。《印度時報》描寫中國60年的反差時用了如下兩個詞:賤民和全球強國。文章說,中國曾被視為一個“賤民”,冷戰期間被夾在美蘇之間,直到1971年才加入聯合國,擺脫孤立。“現在,它是一個擁有廣泛影響力的全球強國,它購買美國國債,在拉美和非洲搶購自然資源,在重大外交問題上發出更響亮的聲音”。

  美國《外交政策》網站列出了一組照片,用以講述中國60年的變化,其中有1958年大躍進期間中國農民修建煉鋼爐;1966年紅衛兵揮舞“紅寶書”在北京遊行;1972年毛澤東會見美國總統尼克松;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中國逐漸成為“世界工廠”而出現的大量集裝箱;山西臨汾灰蒙蒙的天,象徵發展帶來的環保災難;北京奧運會開幕時鳥巢映亮黑夜的煙花。加拿大《多倫多星報》29日一篇文章的作者自稱幾十年間多次來到中國。這篇題為“紅色中國一直在改變色彩”的報道用了三個短句總結中國的變化:“從共產主義到重商主義,從無神論到靈性論,從物質主義到環保主義”。印度NDTV電視台評論說,“當今中國是一個支點,整個世界圍繞著它,無論是應對全球經濟危機還是抑制一些無賴國家”。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新中國成立60周年 大閱兵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