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陳茂雄:民進黨且莫高興太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0-07 11:13:37  


  中評社台北10月7日電/台灣中山大學電機系教授、台灣安全促進會會長陳茂雄今天在台灣蘋果日報撰文說,雲林“立委”補選民進黨大勝,加上國民黨有很多地區出現分裂,縣市長選舉已亂成一團,使民進黨雀躍,因而打出“團結對抗分裂”的口號,除了規劃打贏縣市長的選戰外,重新執政的信心也大增。民進黨未免高興得太早,縣市長選舉或許會有所斬獲,“總統”大選民進黨潛伏內鬥的危機比國民黨嚴重,而且不容易解決。 

  綠營清廉形象崩潰

  國民黨派系的歷史悠久,早期因為國民黨掌握所有資源,有能力收編各地方派系,選舉時重要工作就是整合地方派系。蔣家執政時期,屬獨裁統治,地方派系不敢對抗“中央政府”,還用不著整合。到李登輝執政時代才需要整合,而且整合得相當成功,當時李登輝與國民黨舊勢力之爭,也是依賴地方派系的奧援才穩定政局。 

  民進黨的人脈薄弱,絕大部分支持者有強烈的自主性,民進黨雖然也有很多派系,但支持者未必就依附固定的派系。任何人擁有群眾,就可以收編各派系,以前的陳水扁就是明顯的例子,他吸引龐大綠營群眾,因而能降服各派系,連反扁的人都要表態挺扁,否則會被群眾唾棄。 

  馬英九誤認為國民黨的支持群眾與民進黨一樣,有很強的自主性,他以七百多萬票當選“總統”,認定有能力擺平地方派系,意圖以強大的民意基礎重組政治生態,他不清楚他的票源還是來自地方派系。不過若是縣市長的選舉國民黨失敗,他的思考模式或許會改變。 

  民進黨失去政權最重要的原因是賴以茁壯的清廉形象崩潰,但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出現精神領袖來吸引群眾,因而不能擺平派系。所以會如此是民進黨執政之後,綠營架構起了大變化,以前的支持者都是單兵介入初選,二○○○年後卻以“集團”介入初選,強力攻擊對手,造成初選出線的人不能成為精神領袖。 

  民進黨的“集團”與國民黨的派系完全不同,後者是以人脈為基礎,連支持者都分成不同的派系。綠營的群眾是大家共有的,不屬某一個派系,“集團”本身並沒有基本群眾,他們以政治議題來吸引群眾。各“集團”紛紛爭共有的群眾,大家都搶現成的,沒有人會開發新的支持者。 

  打倒對方搶支持者

  國民黨的派系之爭出自利益擺不平,只要居上位的人用心,重做利益分配,擺平派系之爭的或然率相當高。綠營“集團”之爭事實上也是利益之爭,可是永遠會以“愛台灣”當作藉口,將別人扣上不愛台灣的帽子再來鬥爭,這種鬥爭無解。若國民黨的派系是“真小人”,綠營的“集團”則為“偽君子”,“真小人”有解,“偽君子”無解。

  國民黨的派系各有各的支持者,派系合作勢力就大增,分裂就減弱,所以合作的空間相當大。綠營的“集團”沒有自己的群眾,所有支持者都是大家共有的,只有打倒對方才能擁有全部支持者,這種結構特殊,和解的空間相當小。到“總統”大選時,有可能出現團結的國民黨對上內鬥的民進黨。

  二○一二年的“總統”大選,綠營若保有二○○○年以前的架構,要贏得選戰並不難。可是民進黨執政之後綠營的體質完全改變,“集團”以“押寶”的心態介入初選,不擇手段的攻擊對手,造成沒有能力產生新的精神領袖,看來民進黨執政還是有點遙遠。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